“老二,這個家雖然是我在當,但是家裡的糧食可都是你兄弟侄子辛苦種出來的。”

接著李春華長嘆一口氣道,“都是一家子骨肉,娘是不捨得看你餓死的。家裡人多,如今也沒有多少糧食了。這樣吧,公中娘就做主給你五十斤幹蝗蟲,其他的,嗯,你不是還置辦了幾畝地嗎?你要是願意,你就拿地跟你幾個兄弟換糧食,看他們樂不樂意。娘和你爹也只能做到這樣了。”

地,他是有幾畝田地,可是當初買那些地可花了不少銀子,要是這麼賤賣出去,那不是一般的虧。都是兄弟,還能看他餓死不成。

劉杏花心裡一直在罵李春華這個老虔婆,可真會算計,一點破糧食就像訛走她家的地,真沒這麼能算計的。

其實是劉杏花不懂,在這個時候,要是誰家有糧食的肯接受人拿地換糧,那才是稀奇呢,現在銀錢都不一定好使,糧食才是硬通貨。

劉存順和牛小魚都不願意這麼賤賣田地,對農民來說,不是真的走投無路了,是不會買田地的。他們還沒走投無路呢,這可都是他兄弟。

劉存順希冀的望向大哥大嫂,希望大哥能借他們點糧食,劉存孝倒是張了張嘴想說話,可是趙翠芬扯了扯他袖子,他說話也不好使啊,還是閉嘴吧。

一看大哥這樣子,就知道沒戲了,再看向幾個弟弟,“三弟,你就給二哥借一點糧食吧,二哥保證將來雙倍還你。”

三房兩口子都是精明的,劉存志這個做兄弟的不好說,但張苗可不一樣。

“二哥,也不是不借你,只是你看永財和永金都娶了媳婦,說不準哪天就懷了身子,我們就是有點糧食,可那也得想想以後。若是要我們喝水騙個肚飽,那也要有個奔頭不是?”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以田換糧。

劉芳瞧著這幾房都想拿糧食換田地,也是,自己買的糧食沒有了就沒有了,公中還能有口吃的,左右也餓不死。

要是能換點田地,等災荒過去了,那可就劃算了。掰扯了好久,最後是三房和五房各自拿糧食換了一畝水田,專門去請了裡正,立了契書。縣裡正亂著,不能去改地契,裡正做個見證,也是有效的。

時已臨近年關,天冷,雪很大,地上積得深,凍傷了不少人。兩年多的幹旱,可能已經到頭了,這麼大的雪,等化了可就有水了,開春,沒準就能種糧食了。

兩個月前的那群流民,自攻破了縣城之後,沒走,反而以景縣為中心,接連攻破了附近的兩個縣城盂縣和臨縣,聲勢浩大,就這樣朝廷也沒有出兵。

有傳言說皇帝自顧不暇,北面韃子搞事情意圖南進,朝廷上幾個皇子也忙著爭奪皇位。劉芳覺得估計是認為這是一群烏合之眾,可能沒放在眼裡。

流民也是農民,雖說不上迫害他們村,但是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轉眼,春雷炸響,天下雨了,田間、地頭、山上全返青了,把村民可高興壞了,積累了兩年多的怨氣,突然就消散了。

有眼見的費了一番功夫,跑了幾趟郡城,弄了不少良種回來,有家底的人不少,東借西摞的,好歹都弄到了糧種。因為城裡的大戶死了不少,縣太爺也沒了,田地就免費種了,也沒人來管。

整個春天都風調雨順,劉家人忙著種紅薯玉米,很少有人想著種水稻,包括灘頭村和小王村,之前天幹,水田都改成了旱地,種玉米紅薯正好。能種地了,還是有好些流民返鄉種地了,一下子就少了好些人。

農民起義不是那麼好弄得,縱觀歷史幾千年,農民起義怎麼也有無數回了吧,可是成事的呢?寥寥無幾。

玉米點的早,紅薯苗也育的早,玉米估計七月底就能收了,紅薯八月中旬也能收獲。能早點收糧食就好,大家都餓了好久,就等著糧食收了,吃口飽飯。

劉家也有兩件喜事,大房的永富媳婦鄧寶妹和三房的永金媳婦文娘都有孩子了,不只是劉家人高興,她們孃家人也高興。

因為無主的田地多,這幾家子就留下來了,劉家搭了一把手,幫著重新搭了幾間茅草屋,用牛耕了幾畝地,把日子安生下來了。

幾個月的時間也足夠劉芳弄清楚現在縣城是什麼情況了,有野心的人不在少數,附近的幾個縣城都被流民佔了,是一個叫田大力領導的起義軍佔領的,這幾個縣城都是他的勢力範圍。

他成功複制了太、祖當年的策略,走一路殺一路大戶,目前來看挺成功的,地盤擴大了近一倍。

可能是多個地方都有起義,他們這裡不顯眼,所以並沒有第一時間清理,任著它擴大。地盤是大了,可是經濟卻很蕭條。商戶都死的死,逃的逃,說實話,對劉芳這種老百姓來說,這不是件好事。

景縣這邊沒有産鹽的地方,郡城也沒有,必須得從別的地方運過來,這個所謂的藍巾軍殺商戶殺的這樣痛快,怕是沒有多少商人願意過來了,而人沒有鹽是不行的,還得想法子屯點鹽啊!

“娘,我們家還有多少鹽啊!”看一下儲量,再做打算。

李春華有點意外,問這個幹嘛,“咱家的鹽還夠吃幾個月呢,足足還有十斤。”原來只有十斤啊,有點少,屯鹽勢在必行。

“娘,您昨天進城,看見糧油鋪子開了嗎?”

“沒有啊,城裡那些大戶都沒啥人了,這一時半會兒還買不著糧。乖女,咱家還有糧食,不著急這一時半會兒。”李春華以為閨女是擔心沒糧食了,出言安慰道。

“娘,不是這個。我是說這個藍巾軍殺了那麼多商戶,商人都不來咱這,要是幾個月後還不來,咱家可就沒鹽吃了。”這時候多考慮一點,比以後沒了鹽再打算要好。

李春華想了想,是這個理,朝廷也不可能就這樣看著藍巾軍厲害吧!以後的事沒準還多著呢。

“閨女,這事你別擔心,待會兒等你大哥他們回來,我同他們商量商量。”她娘引起重視就好,劉芳也不再盯著了。

晚飯後,劉家的男人聽完李春華的話,都崇拜的看著他們娘奶,真的是太聰明瞭,能怎麼辦,跟著聰明人走唄。

頭天的商量結果就是第二天一大早,劉家族人中有三十多個青壯跟著一個族老趕著牛車朝郡城的方向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回老家幾天,需要斷更三四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