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方敬遠把那瓶酒又抱起來了。

羅旭無奈搖頭:“得了,今兒當我沒看見,對了爺爺,我有個物件兒您幫我看看?”

聽到物件兒兩個字,方敬遠緩緩站起身,走到一邊藤椅旁,坐了下來。

兩眼一眯,蒲扇一搖:“先念叨唸叨。”

“銅爐,獅耳,皮殼老,落款三個字……”

不等羅旭說完,老爺子眉毛一挑:“是琴書侶吧?”

羅旭心裡咯噔一下,自己才說了幾個字,這就猜出落款了?

不得不說,自己肚子裡這點墨水兒要和老爺子比,那頂多算是一口唾沫。

“您聖明,但我看不到代,可明代特徵巨明顯!”羅旭走到方敬遠跟前,蹲了下來說道。

方敬遠沉吟半晌:“皮殼老……要看老到什麼程度,落款要看字型和筆鋒,這也讓爺爺教你?”

聽到這話,羅旭低頭看了看銅爐:“皮殼到代不到年,落款篆書,筆鋒順暢、大氣!”

方敬遠聞言沒有開口,而是伸出了一隻手。

蒼老的手上皺紋、血管清晰可見。

羅旭連忙將宣德爐捧起,只見老爺子只在表面摸了一把,便將手拿開了。

“多錢收的?”

“二百!”羅旭道。

“高了!”

方敬遠眼睛都懶得睜開。

羅旭笑道:“爺爺,您當你那時候呢?現在物價不一樣了,一桶花生油都百八呢!”

“哦……看來我得出去買點東西了,不然都不知道價兒了!”

方敬遠緩緩點頭。

“得了吧爺爺,缺嘛我給你買,您先說這爐子啊!”羅旭著急道。

“小子,你心裡估摸著清仿明、或者民國仿對不對?”

聽到老爺子這麼問,羅旭連連點頭:“那肯定啊,這包漿,而且是風磨銅的,肯定不是現代仿的。”

方敬遠搖了搖頭:“笨得跟豬似的,明仿明就不行了?”

“明仿明?”

羅旭不禁愣了一下。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本朝仿本朝也行啊!”

方敬遠白了他一眼:“明中期仿宣德的物件兒不少,以宣德爐為主,天順到萬曆年,更是保留了宣德年的工藝和味道,這物件兒老子一摸,便知道是嘉靖的!”

羅旭聞言幾分肅穆:“爺,您這手趕上現代科學機器了!”

“有個屁用,機器終究是機器,比得上手和眼?小子,爺很少玩兒銅物件兒,所以你摸得少,這東西摸多了……自然就懂。”

“記著了,得,太晚了,我先把您扶進去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