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是說《大品成仙決》就弱了。

兩種通而不同的道法神通體系,無論是立意,還是對於大道探索的具體方向都是不同的。

《大品成仙決》是某一境界位格都非常高的存在以十分高絕的姿態,對於人體修行之道,對於修行的最終結果“仙”進行的解釋構建。

可以說是一種好奇下的設想,一個信手拈來的實驗隨筆。

而此界的道法體系是由無數道士以“大衍求一決”為根,共同栽培,共同編制而形成的無所不容的龐大體系。

一個是更高的結果,一個是更全的根基,基礎。

就像水和土一樣沒法相較。

而且因為神通的威力都是沒有極限的。

張寶仁要是將《大品成仙決》修成正果,一道“神雷”劈死“五雷正法”的修行者,那絕對是理所應當,輕而易舉的事。

但是於雷霆之道的探索「掌控五雷」沒有“五雷正法”廣博圓滿,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這也並非是什麼壞事。

修行又不是非要爭個高下,道理又不是一定得是你有我無。

“強才好,強就有的學,而且還能因此讓自己變得更強…”

張寶仁眯著眼睛,元神運轉快速思量著,“以此神通為介面容納‘五雷正法’,為《大品成仙決》增添一道神通序列,可以讓之更加圓滿,甚至於之後……”

這次的變化讓他看出了一點超出原本限制的可能,將未來從《大品成仙決》的結果變成了無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往遠了想,以自身所學為根基吞併整合此界無邊的積累,無數的神通,有可能將自身道行推動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這又怎麼不能算是一件喜事。

話不多說,回到神通上來。

有那一絲代表神通的力量本源為基礎,兩個截然不同卻又道理相通的神通之法對照著。

再加上曾經偷摸摸的暗戳戳的對於雷法學識的積累,以及心念運算宛若超級計算機一般的元神。

在種種特殊條件下,新神通的修行進步神速,沒用多少功夫就被張寶仁理解掌控…

正如其名「掌控五雷」,這門神通需要修成五道雷法。

只是不同於“五雷正法”那是五大神通,這五雷是五門雷道法術。

五雷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屬。

五行之雷掌握之後,再將之融合為一,那便可生出一道殺伐無雙的神雷。

這也是“神雷”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和「掌控五雷」一個說的是根本一個說的是結果。

當修成“神雷”後,這門神通便可圓滿。

在對神通有所掌握之後,張寶仁便離開了這個狹小的神殿,來到了在聖土的南側。

在第一圈筒子樓和第二層筒子樓之間的某一段,隔開了一個空地,這裡面有石鎖、石球、木樁、大樹…就像是另一個小天地。

此是神教修士練功的地方,能在人口密集的城北核心處分出這麼一個地方,絕對是難得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