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他不關心算出的結果,這是可能關乎身家性命的事情,怎麼可能不上心。

實在是因為這一卦不太好,這不好不是說代表的含義不好,而是本身不好。

這種所謂象徵的卦非常的噁心,因為虛無縹緲的本質,可以解出太多的東西。

很可能得出一個南轅北轍的結果,最後結果之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就算是很多精於此道的老手也有可能被卦象所誤導,最終因果糾葛陰差陽錯之下弄巧成拙。

張寶仁也沒什麼把握,於是就先將之暫且放下,不能困在這裡鑽牛角尖。

但也不是不管,這一卦他已然記在了心裡,不會被其所擾但也要得其所用。

平復了一下心靈,然後重新將注意力再次放在自身之上。

思考著關於之後的修行,之後局勢與如何行事…

思前想後,最終還是落在了修為實力上。

也只有這種完全歸於自身的偉力才是應對一切變化的根本底蘊。

“我現在的神通體系之核心是為元神、慶雲、金鐘。”

“不管是實力還是境界,想要立時就有所變就只能從這三者著手。”

“這其中前兩者以天機為紐帶互相關聯,以此顯化其本質威能。”

“因而都可算歸此途。”

“只是元神和慶雲固然強悍,但我所掌握的天機之法還是太過淺薄了一些,要是能在這方面有所加強,那麼…”

張寶仁此時的天機修為,就只是「六甲奇門」神通所攜帶的那點基礎而又淺薄的知識。

雖然在天機之道上表現出了不小的能耐,但這更多憑藉的是混沌慶雲和元神的本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是那點天機學識將這兩種強大的本能給整合釋放了出來。

就好似一個三米多高的巨人和一個站在三米高臺上的螞蟻,站的高不代表本身高。

正統的天機之道是非常複雜晦澀的,別看只是修為有所成者都能算兩下,但真正精通此道者非常之少。

這一門學科對於修行者的要求堪稱諸般道術之首,非得是絕頂聰明之人才有可能踏入其中。

當今天下所有道士足夠資格的最多也就萬中有一。

不是說資質不夠就入不了門,能入門但是不會有太大成就。

這也是天機之道雖然足夠的強大,也有足夠的積累,卻沒有形成一大學派的一個主要原因。

真正的天機高人都是十分變態的,堪稱是算盡蒼生算盡一切,算人算事只是一些小道。

那些道人直接順著命運長河往下捋,攜裹大勢,氣運加身,過去未來盡在掌握中。

自真人開始,此界道士們都會或多或少的掌握一些天機術算之法,有一原因就是為了免得遭別人算計。

當然還有一大原因是每人都修有著作為天機本源的《大衍求一決》。

靈光越是渾厚,算力就越是強大,有這種條件當然是要用上。

和張寶仁此時的情況類似。

但張寶仁還要更極端一些,因為種種的機緣巧合,他的天機術算之能被動的被推到了一個虛假的高人地步。

不過本質是假,但能耐卻是實打實的,要是能參研精修一番說不定能作假成真。

再不濟也能夠更近一步。

而這天機之法…也並不是非得苦等《大品成仙決》,也可以在此世的諸般道法之中找尋。

這是一個能夠非常明顯影響他此時實力的途徑。

除此之外,還可以輕鬆起效的影響此時實力的就是最後那個代表自身道行最高成就,同樣也是實力核心之一的金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