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九龍化神水”,卜問(第1/4頁)
章節報錯
個體的進化程度超拔於全體。
必然會誕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問題的是我,還是這個世界?
最主要的根本的原因還是生命層次失衡,所謂修行就是逐漸非人的過程。
“將自身超脫為仙,同時也即是將其餘人降維成猴子…”
張寶仁沒由來地閃過此念,下一刻一股悚然傳遍全身,連忙搖頭將這個邪惡念頭摒棄、甩脫…
其實也並非只是張寶仁有這般煩惱,很多修為高深的道士也有此念,或說會有此劫。
這種由人而仙的心劫。
只是因為其他道士們在修行的同時也在一點點打磨的道心。
當生命層次明顯失衡的時候已經有了歷經事事不為萬物所動的境界,已經可以將之包容起來。
而張寶仁因為「胎化易形」和「隔垣洞見」等一系列作用於感知的神通,過快、過早的見到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一時之間衝擊太大。
不過以他的信念,很快也能緩過來…
“仙之一字有著飄渺,也有著人性…”
“而所謂‘人’不在於力量,不在於神通廣大,不在於站得多高看得多遠…甚至不在於多麼聰明。”
“其根本在於一個‘眾’字。”
“眾志成城是為人!”
“人最珍貴的東西是那名曰感性的存在,因為這可以使人沒有邏輯違反理性…
可以為了某些陌生的無關緊要的東西而奉獻出最為寶貴的生命。
也可以為了某些荒誕的虛無縹緲的東西而變成惡魔,殘害同類。”
“因為這既曰感性又曰混沌的東西,人可以在不可能之時誕生一抹靈光。”
“也因為這人們將眾志成城。”
有些躁動的心意慢慢凝實,慢慢堅定。
不多時張寶仁已然恢復了以往的平和自然,甚至比以往更有一種縹緲的韻味…
轉頭四看,目光穿過了一切阻礙看著滿城的繁華滿世的盛景,看著那些熙熙攘攘,有感而嘆:
“我當為人,世人也當如我這般。”
修行如同爬山,山上人為仙。
一步一臺階,越往高處世界越就越是廣闊,同樣也越是孤獨。
張寶仁漸漸有些明白了種族飛昇這一計劃所代表的另一含義了。
“讓所有人都能看一看山上的這般風景,因為真的很美;也讓自己身邊多些人,因為山上真的很冷…”
就這麼靜立了一會兒…
忽然微風襲來,卻是吹開了一抹笑容,不知是想到了什麼。
掛著淡淡笑意的張寶仁抿了抿嘴,然後一躍而起自槐樹枝頭折下了一截有些蜿蜒的樹枝。
伸手一捋,皮葉皆去,變得光滑,再一折,只餘下筷子長短。
手指夾著這節只經過粗糙處理的樹枝,抬起雙手將頭上重新長出的滿頭更加黑亮,更加堅韌,更有生機,卻四散亂披著的頭髮束起,別上。
然後抬手自身前,手中自然就浮現出一本無字天書。
身披黑袍,氣質飄渺,揹負長劍,手握黃卷。
好一個出塵小道士。
但是當小道士準備熟悉的地方坐下之時…
卻是發現槐樹下的那套石桌石凳已經在剛剛轟成了渣渣,散落了一地。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