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此時已經變得暗淡,路的行人逐漸稀疏,但是當張寶仁走到回家的路口時。

卻忽然發現趙家糧店前卻是人聲鼎沸,長長的隊伍竟然都延伸到街道上了。

心裡不由得有些好奇,於是便朝著一個排隊的青年男人問道:“這邊是怎麼回事?怎麼擠這麼多人?”

那人有些不耐的看向張寶仁,剛想要說些什麼…但心情馬上變得平和,話到嘴邊就是一變。

溫和的解釋道:“道長您有所不知,聽說是城南的糧田遭了荒,糧食十不留一,今年的新糧收不上,舊糧也馬上就要斷了。

現在整個八百里城的糧鋪,基本上都沒有了糧食,也就只有趙家現在還有著存糧。”

說著話裡便帶了一些提點勸告的意味,“如果再不搶,等到趙家的糧食賣完了,可能到時候想買都買不到。”

張寶仁謝過其的善意,然後笑著解釋道:“我剛從‘玉馬城’那邊回來,那邊的地還都好好的,糧有的是…”

男人有些將信將疑的說道,“真的嗎?”

一邊排隊的其他人也紛紛豎起了耳朵,驚疑不定地看向了張寶仁。

張寶仁再三解釋過後,這些人終於相信。

都恨恨的看著糧店方向,嘴裡不停咒罵著。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走開。

“有備無患,寧可吃點小虧,也不願在災難真的來臨時候餓著肚子。”

張寶仁想明白了這些人的心理,然後嘆了一聲,一個人離去。

揹著雙手,搖著拂塵,嘴裡唸叨的什麼興亡皆苦之類含糊不清的話,耳聰目明的他忽然聽見,高門大院之中隱約間傳出了熟悉的竊竊私語。

下意識的朝裡一看,院牆之內,山林亭臺之間,一幫衣著華麗氣度不凡的人正在推杯換盞,笑語盈盈。

其中就有一個乾瘦老者和一位穿著藍白道袍的姑娘。

張寶仁冷笑了一聲,“呸…不要臉的東西。”

回到道觀之後已經是傍晚了,他先休息了一會兒,養足了精神之後,這才開始自己準備已久的正事。

因為“清明液”並不像“驅邪化滯紫龍香”一樣,需要陰陽時序交替之際而生的露珠,所以也不需要等待特定的時機。

立刻便能調製。

所以哪怕當他醒來之後夜色已經來臨,但他依舊沒有再等待。

不過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先淨手,潔面,端正衣冠,再依照傳統給“真武大帝”上了三炷香…

最後舉著一盞燭臺來到小院中,拂塵輕掃,掃出一片乾淨清靜之地。

然後在桌前盤膝坐下。

把“空心楊柳葉”、“五彩神牛淚”兩種超凡主料。

以及石斛、決明子、金銀花、夏枯草、千里光…等一系列輔料依次擺放在小桌上。

取出‘一口’吃飯所用的破碗,將所有輔料按照特定的分量,依次放入碗中,再拿一根筷子將其攪拌均勻。

便得到了一碗灰褐色不明所以的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