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三仙被逐(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了準提此話,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三人眼裡俱是閃過一陣光芒。
懼留孫不在遲疑,開口道:“西方二位教主在上,貧道立宏願,為宣揚佛法,普渡眾生,願意棄道,皈依我佛,但願聖人慈悲,與我等剃度!“
準提笑道:“一念回機,便同本得,剎那成佛,不待他生後世,眼前獲佛神通。道友既願入我佛教,那你我自當平輩論交,從今日起懼留孫道友就是我佛教的懼留孫佛了!”
懼留孫道:“多謝聖人,懼留孫以後自當為佛教肝腦塗地,以報聖人知遇之恩。”
普賢真人也說道:“貧道願意加入佛教,願我佛光明普照洪荒世界,無垢無礙,萬壽無疆,佛法大昌,普度眾生,阿彌陀佛!”
文殊廣法天尊也急忙表示願意加入佛教。
接引道人見這兩人答應入教,心情也是一陣高興,道:“兩位果真與佛有緣,從今兩位就是我佛教的文殊廣法菩薩和普賢菩薩。”
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一起謝過接引道人。
“我有一偈,爾等且聽著:極樂之鄉客,西方妙術神;蓮花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邊分八德,常臨七寶園;波羅花開後,偏地長金珍。談講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緣生此地,久後幸沙門。”
準提一聲響亮佛號,手中七寶妙樹一刷,虛空之中,綻放了三點光明,噴射著金絲銀雨,纏繞在三人身上,片刻之間,金光收斂,三人顯形出來。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渾身道氣散去,氣息不再犀利,反而一片祥和、光明,道道佛光透體而出,澄淨似琉璃。
三人滿臉慈悲,雙手合什,道:“南無阿彌陀佛!”這表示,如今要稱呼三人為,懼留孫古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話音落下,三人頂上都顯了佛教舍利子,漫空白氣縱橫,迎風晃動,化作了佛陀與菩薩金身。
只見文殊菩薩頂上有慶雲升起,五sè毫光內有纓絡垂珠掛將下來,手託七寶金蓮,慶雲之上一尊無量佛陀端坐,慈眉善目,拈花而笑,座下一隻金獅俯臥,威風凜凜,佛陀手中託著《般若經》,執著一朵青色蓮花。
普賢菩薩亦是,五色慶雲湧動,一尊佛陀端坐六牙白象,遍體放光,照耀大千,腦後三十二輪光圈縈繞,光明普照,氣象萬千。
懼留孫慶雲上則是一尊笑呵呵的大佛騎跨在捆仙繩化作的金龍上,在慶雲之間遊曳,散落萬千天花。
接引兩道白眉垂胸,雪白細長,仙風道骨,慧眼睜開,閒看人間紅塵輪迴幻滅,靜觀萬物生死解脫之苦,悲天憫人,手中接引經幢寶光大放,照耀十方無量世界,開口道:“南無阿彌陀佛!紅塵孽障瀰漫,眾生皆苦,合該我釋門大興,渡化眾生,解脫苦海,到達彼岸!如今正好三位道友發大誓願,歸我佛門,普度眾生,開啟我佛門氣運大盛之旅途!善哉!善哉!”
接引佛祖此言一出,天道有感,一朵璀璨蓮花從命運長河之中飛起,周圍無數玄黃之氣翻滾,厚重如鉛,滑落九天,墜落到極樂世界上空,隨後炸成花雨,洋洋灑灑。文殊p菩薩,普賢菩薩,懼留孫佛感覺自身道行有大幅度增長,口中不由自主唸誦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盡皆附身朝接引朝賀。
玉虛宮中元始天尊鳳目微眯,寒光閃爍,手中擎著盤古幡,盤古幡獵獵招展,嘩啦啦作響,似乎頗為不甘心。闡教氣運因為燃燈歸佛,再加上三仙被驅除教派,對自身威望造成重大打擊,闡教氣運一落千丈,元氣大傷。
“哎,倒是讓西方旁門撿了便宜。罷了,罷了,天要下雨,順其自然吧!”
玉虛宮闡教教主此時有心無力,於是坐視不管,狠狠望了一眼西方須彌山,最後嘆了一口氣,封閉洞府,閉關去了。
須彌山問道宮內,準提聖人感受到冥冥虛空之中佛門氣運大漲,喜不自禁,手中七寶妙樹一抖,枯黃之感瞬息之間流光溢彩,如同金玉打造,金碧輝煌,七彩光柱直如狼煙,沖天而起。定住虛空之中明明看不見、但的的確確存在的命運長河,七彩虹先,直接刷落,肉眼可見的,已經頗具規模的佛門氣運一時之間迅速漲大,大有超過玄門之勢。
佛門大興在即,看著西方極樂世界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準提難免眉開眼笑,哈哈大笑。佛門兩位教豐雄才大略,籌謀數十個示會,硬生生地日瘦西陲之地的旁門發展壯大,以至於洪荒為之側目。
接引道人白眉垂胸,雪白細長,仙風道骨,慧眼睜開,閒看人間紅塵輪迴幻滅,靜觀萬物生死解脫之苦,悲天憫人,手中接引經幢寶光大放,照耀十方無量世界,面對著佛門千載難逢的大興機遇,也難免一時之間神色失常,露出欣喜之色,神色激動,託著寶光大放的接引經幢的左手微微顫抖。
“倒是這麼多年來辛苦師弟奔前奔後,為兄這廂有禮了!”說著朝準提道人附身一拜。
此舉嚇得準提手中一抖,七彩流光灑落,絢麗多姿,將一灘平靜如鏡的清淨琉璃水打出圈圈波紋蛙漪。
“萬萬不可,師兄你我二人億萬年來相互依靠護持,才有今日,何必如此生分!”
東勝神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玄門道教佔據,佛門是束手無策;更何況三人自稱乃是盤古正宗,以此為由素來瞧不起旁門出身的西方兩位教主。使得儘管西方二位位至大覺金仙,不生不滅之聖人境界,享受無數生靈頂禮膜拜。但是在六位聖人之中卻是地位靠後,屢屢被三清道尊擠兌。今佛門的一片大興,接引準提即便身為聖人,也不禁不禁感慨萬分。
在這場封神大戰中,便是作為勝利一方的闡教也沒有落得好處。闡教十二金仙中有數個叛門出教投奔佛教不說,便是身為闡教副教主的燃燈也跑去西方做了燃燈上古佛,佛教成了封神大劫的最大贏家,元始天尊後悔不及。趁著封神大劫道門內戰氣運流失之機,佛教開始大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