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散人騎著白駒而出,道聲尊號,道:”貧道清淨散人,來會下太師!“

聞太師拿起雌雄雙鞭,與清淨散人打得是天愁地暗,日月無光,一個獅子搖頭,一個拔枕擺尾,針鋒相對。太師一催法力,陰陽二氣流轉,兩條蛟龍顯化,咆哮一甩。嘴銜尾,一太極圖凌空形成,落將下來。

清淨散人手段迭出,鼻尖兩股白氣噴出,氣流尖頭之處冒出兩朵白蓮,兩股氣流糾纏盤旋,最後在清淨散人頭頂形成一朵並蒂蓮花,噴吐光雨,絲絲光線垂落,如同金鉤鐵網,把地上的金蓮撈取萬朵有餘,而後縮回,凝結成棋落垂簾,如同簷前滴水,涓涓不斷。拿出紫金如意,擎起一敲,萬朵紫氣噴出,化作擎天巨劍,斬向兩條蛟龍。

聞太師額頭法眼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此時白毫宛轉,三尺白光射出。

清淨散人頂上白雲裡,生出一花傘,滴溜溜旋轉,飛到頭頂,其上花花綠綠中一陣抽根發芽的細微響動傳來。

就見面東之處,一株蘭花浮現。葉呈劍行,直立微傾;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氣清、色清、神清、韻清,花中君子,空谷幽香,孤芳自賞,股股蘭氣蒸騰,“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的意境久久縈繞。白色蘭香擋住風潮,蘭花輕擺,生趣盎然。

南面一株碧竹破土而出,生機盎然蓬勃向上,面對團團陰風,“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節盡顯無遺,清峻不阿、高風亮節的浩大氣息在一股乙木之氣中纏繞流轉,生生不息。

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為正直;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為奮進;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為虛懷;竹有花不開,素面朝天,是為質樸;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為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為善群;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為擔當。

竹之七德,形成七星陣勢,牢牢守住花傘南面,九幽鬼風不得靠近半分。

北面冒出一枝菊花,莖色嫩綠,花朵成簇,呈現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種種顏色。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筋。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颯颯寒風。即便秋風掃落葉般刮過,朵朵菊花墜落,卻是不肯低頭。

西面騰起一枝接,花瓣五片。紛呈五彩。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四德,自古相傳。

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豐葉葉空;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惡風習習,卻是掃落暗香,除此之外一無所得。

這是清淨散人有感“蘭、竹、菊、梅”品格高貴,採集四方稀奇靈根。用自身忠貞之氣涵養,煉製成“玉虛四季寶傘”。

玉虛四季傘天花妙墜,優曇花萬朵有餘,如同花雨垂落,結成櫻絡珠簾,花上綻放毫光,以至於擋住聞太師的輪迴神光。

聞太師蛟龍雙鞭和輪迴神光一無所得,頗為鬱悶,雙方相持不下,只好罷戰。

雙方僵持不下,聞太師無奈,一時間也無法妙法破袁福通,不能班師回朝。

話說聞太師征伐北海,卻是破不了清淨散人的玉虛四季傘,雙方僵持不下。底下武吉凶對疑慮重重的聞太師言道:“弟子剛才觀摩一番,卻是發現這清淨散人的寶傘難以破解,需要太師去尋殺伐法術的道友。”

太師聞言,大皺眉宇,來來回回走個不停。良久,太師面露喜色,對武吉道:“為師倒是想起一位道友來,須得親自去請,你在此坐鎮,若是袁賊挑釁,只需一概高掛免戰牌即可,莫要理會。”

武吉滿口答應下來。

聞太師秘受機宜,出的營帳,而後跨上墨麒麟,斜著雌雄雙鞭往東海而來。

二日光景,太師來到東海一海島之上,只見遠觀山山青疊翠,近觀山翠亞青山。山青疊翠,參天松婆娑弄影;翠疊青山。靠峻嶺逼徒懸崖逼陡澗。綠擒影搖玄豹尾,峻懸崖青松折齒;老龍腰望上看似梯似鐙。望下看如穴如坑。青山萬丈接雲霄,鬥澗鶯愁長地戶。

太師望著此島,留戀美景,嘆道:“好一座美島,到也可以作為精修之所,只是紅塵忙碌,何時得閒?”

留戀凡塵濁世,卻是非仙道中人所為,太師錚錚烈骨,卻是不得大道,孰為可惜。

聞太師來到三仙島,一路走來,就見此島清幽僻靜,鶴鹿紛紜,猿猴來往,而懸崖絕壁卻是垂掛藤蘿。

來到宮門前,陡然一激動咳出聲來,被侍候在門外的童子聽到,一見是聞太師,問:“哪位道長來我三仙島呢!”

聞太師雙手一拱,笑道:”聞太師來拜訪三霄娘娘!“

三霄娘娘聞報,讓童子把聞太師請入。

雲霄出言問道:“咦,太師不在朝歌納福,來我東三仙島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