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孔宣出世(第2/2頁)
章節報錯
七寶林內更逍遙,八德池邊多寂靜;遠列巔峰似插屏,盤旋溪壑如幽境。
曇花開放滿座香,舍利玲瓏超上乘;崑崙地脈發來龍,更比崑崙無命令。”
準提帶著孔宣回須彌山,把孔宣介紹給接引。接引見孔宣資質驚人,也很高興準提門下又多了一位良才弟子。
準提把孔宣帶到一遍森林之中,一根根巨大的樹木拔地而起,通天徹地,巍峨高聳,碧綠造化至妙之氣滾滾垂落,恍若飛流瀑布,滋養著佛土妙境,這便是須彌上兩個聖境之一七寶林。
地上翠綠蔥蘢,準提用手一指,七寶林中現出一個蓮臺狀座位,正是準提本體菩提樹所結的菩提明鏡臺。
準提對孔宣道:“汝就於此處修道,以汝先天之能,當以修煉五行為佳。五行既相生,又相剋。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方位可為東西中西北;在天干可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在地支可為寅卯、巳午、(辰戌醜未)、申酉、子亥;在五色可為青、赤、黃、白、黑;在五味可為酸、苦、甘、辛、鹹;在五志可為怒、喜、思、憂、恐;
五智可為仁、禮、信、義、智;五臟可為肝、心、脾、肺、腎;五腑可為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五官可為目、舌、唇、鼻、耳;五體可為筋、脈、肉、皮毛、骨;五魄可為魂、神、意、魄、精;五氣可為風、暑、溼、燥、寒;五化可為生、長、化、收、藏;五溫可為溫、熱、自然、涼、寒;五神可為青龍、朱雀(鳳凰)、麒麟、白虎、玄武。”
以上之五行之說可以看出五行的奧妙可以應用到一切事物之中。準提自忖,五行之說如此,再以黃帝內經為本源來講,似乎已經包羅萬有。如此看來,孔宣之道,脈絡已現。
孔宣更是愉悅無比,這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造的修道法訣。只要深入推研,前途一片光明,找到一個好的師傅就是不一樣,看來果真是高徒出自於明師!孔宣定下來心,五心朝天,開始煉氣入體,進行他出世後的第一次系統修煉。
問道宮內,準提盤坐在蓮臺上,渾身光焰吞吐,忽明忽暗,白金之氣若有若無,一尊二十四首十八臂的菩提金身懸浮頭頂,正在不斷被準提祭煉。
這尊金身千千纓駱無窮妙。萬萬祥光逐次生。只是這神像上尚沒有後世神像佩戴的瓔珞傘蓋,花貫魚腸,金弓銀戟,架持神杵,寶銼金瓶等寶物。如今這神像渾身凝如實質,但是卻是無法再進一步,化實為虛,成就大圓滿境界。
準提依靠本體菩提先天靈根,在煉化七寶妙樹時,悟出了“金剛菩提術”,煉出菩提金身!這“金剛菩提術’堅不掩而大,威力無窮,準提現在菩提金身還為徹底修煉成功,“金剛菩提術”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大圓滿。
“哎,師兄,師弟慚愧,修煉多年,卻是依舊無法參透這“菩提金身”這一無上法門,使得金身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真正不死不滅!”
須臾,在準提略顯暗淡的眼神中,菩提金身化為一顆圓坨坨的舍利子飛入眉心,消失不見。
接引也將其丈六金身收起。接引之金身乃是一尊聖象,豐額隆準,目放精芒,手作法印,周身現萬丈金光,乃是接引特有之佛陀之象,有寶蓮,金燈,瓔絡、華光相護持。準提來自後世,當然知道這是阿彌陀佛的聖像了。
看著準提悶悶不樂,接引言道:“師弟莫要灰心。你這法身本是至剛至陽之物,卻是多了幾分剛強,少了幾分韌性。正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還需陰陽調和,使得那至剛金身也能像那流水一般。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師弟你爭強好勝,脾性跳脫,卻是欠缺一絲柔性,否則圓滿之境就在眼前。”
此話真是振聾發聵、忽如醍醐灌頂,準提一時之間沉迷於其中,雙眸迷離,神遊天外。接引見到,卻是滿意的一笑,隨即也閉目沉思,參禪打坐起來。
準提不禁暗暗感嘆,自己這位師兄不愧是天定聖人,看來自己這半吊子的水平要好好再苦學才對。
且說太陽星上,八千宮闕星羅密佈,亭樓玉閣遍佈其上,盡顯世間富貴。妖皇殿中,千於妖神,散仙隱士,群聚其中,那大殿正中金龍寶椅之上一人身穿黃袍,金冠,好一幅皇者霸氣,正是那太陽星之神,帝俊。下方千於妖神、散仙、隱士站立兩旁,在那最前方的左首金椅之上穩坐的是那太一。
前面站著妖族智多星白澤,正對帝俊稟告:“陛下,如今我妖族萬事皆備,是否就此昭告三界?”
一眾妖族無不大喊:“立天庭!立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