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講道得功德(第1/2頁)
章節報錯
準提和接引在西方須彌山時不時一起論道悟道,或者閉關煉製法寶,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好不逍遙快活。
這一日準提正在宮中靜心打坐,忽然心中有感,觀看到西方中眾多獸禽已成通靈之資,卻不會開口說話,感嘆大道艱難,眾生求道之難,遂有心講道,以期渡化這一方生靈,使期得聞天地至理,朝聞道夕可死。
準提對接引道:“師兄,你觀西方眾生已成通靈之資,然大道艱難,難聞大道箴言,不能化去橫骨,開吐人言,化形而出。你我何不開壇講道,度化眾生?”
接引道:“善!”
準提一指,地面生出兩棵白蓮,大放彩虹七色光芒,氤氳之氣繚繞,仙氣陣陣。準提和接引飛落白蓮花臺,跌迦而坐,微啟丹唇,七色寶音,無量光明,道:“吾兄弟兩人乃接引、準提道人,上體天道,勤修道德!今感開講大道艱難,眾生求道之難,特於西方須彌山講道!”聲音傳遍半個西方。
只見接引、準提端坐在白蓮之上,祥光四射,祥瑞之氣盎然,慧目微張,星眸生輝,兩人看起來平靜自然,更有著諸多玄妙。頂上接引神幢,綻放不可思議之無量量光芒,有智慧光、光明光、威嚴光、莊嚴光、靜氣光、寶相光種種不可思議光,光芒直衝雲霄,盪滌四方宇宙。
“所謂大道者,何也?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古今達士,始也學道,次以有道,次以得道,次以成道,而於塵世入蓬島,升於洞天,升於陽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師尊獨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然於道也,獨得隱乎?”
“於道也因無隱爾。蓋舉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使聞大道,而無信心,雖有信心,而無苦志。朝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憂勤,終則懈怠。僕以是言大道難知、難行也。
“大道難知、難行之理如何,一意不散,欲求大藥。差年錯月,廢日亂時。不識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尋枝摘葉,迷惑後人。”
“致使大道日遠、日疏,異端並起,而成風俗,以失先師之本意者,良由道聽途說、口耳之學。而指訣於無知之徒,遞相訓式,節序而入於泉下”。
“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樸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
“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於□□。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
接引、準提兩人一問一答,開始講法。講的卻是那吸日月之精,引星辰之力,引氣入體,騰雲駕霧,渡劫化形之法,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只聽道道經文箴言演化天地至理,不見嘴動,不聞聲響,只有靈魂深處、識海內振聾發聵,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一句句仙家名言在靈山洞天上化為朵朵白蓮,落入眾多聽道生靈泥丸宮之中。
濃郁的仙靈之氣將準提面容遮的朦朦朧朧,更顯玄奧。講起佛家經文,只見梵音不斷,隨後在空中顯化種種西方極樂世界的意境,天女散花,飛天起舞,珈藍唸經,比丘捻珠,金剛怒目,羅漢酣睡,菩薩慈悲,佛陀講經。最後化作化作朵朵氤氳之氣繚繞的金蓮飄入生靈腦門,在其意識海中化作銘文,幻生幻滅,如同開天闢地,震人發聵。正是: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接引容顏,世無絕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有。
無明欲怒,真人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山上,有走獸按地位等級排座,靜靜聆聽無上妙音;空中,飛舞無數仙鶴靈禽,姿態曼妙,仙氣凜然;湖中,錦鯉跳躍,靈龜伏波,有氣泡浮起,金鱗獻媚,朵朵池中彩蓮好像林中精靈,舒莖展葉,搖擺舞姿。
此時億萬生靈凡有慧根者皆聞此言,初時迷惑不解,朦朦朧朧,後來只覺此乃無上超脫法門,遂朝湖泊方向蜂擁而至,一股夾雜走獸、飛禽、鱗甲的洪流浩浩蕩蕩朝著接引、準提講法所在而來,只是隊伍秩序井然,不聞嘶吼,不聞哀鳴,一片和諧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