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鹽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青深知自己這侄兒的性子,定是還有什麼話沒有說完,不然不至於這麼吞吞吐吐。
“王文淵,你去統籌一番我們的啟動金,要花多少大錢,這一番我偏不和朝廷要,也叫他們知道我的手段,也讓陛下放心。”
王文淵喏了一聲,轉身離開,葉青道:“有什麼話,現在可以說了吧?”
“小叔,我們可以招募一些人,侄兒和他們...頗有一些交情。”
“哦?什麼人?”
“鹽販!”
鹽販,在古代可是一群了不得的人,鹽就只能被官府專賣。正由於這種自產自營自賣的原因,與此同時竟誕生了一個新行業:私鹽販子。
私鹽販子雖然有利可圖,處境卻相當危險,被官府抓住只能將頭伸出,挨那一刀。看看古代的法律就知曉了。唐代法律規定:走私食鹽一石者,就處死刑。一石就是一百多斤吧。五代十國時期,則是私鹽販子,一經抓住,不管多少,就是殺頭。
宋代最仁厚,取消死罪,但是也是重罰。浙江等地沿海的販鹽團伙更是囂張,甚至形成了生產、販運、分銷、供給、保障的運作體系。首先就是沿海的鹽民會為其提供廉價的鹽產品,然後鹽被透過海船近海航行到其他沿海省份。在河流入海口還有準備好的小船,負責河流運輸和終端銷售,然後再將所獲錢財上繳,由團伙統一分配。
這些販鹽團伙甚至在沿海的島嶼建立自己的生產、生活基地,與朝廷進行長年的武裝對抗,官府也不願意撩撥他們。一是這些私鹽販都是亡命之徒,剿滅結果可能兩敗俱傷。二是,如果不加阻礙,他們只是賣鹽牟利,不會過分擾亂社會治安。三也是最重要的,抓“鹽子”沒什麼油水,純屬苦差事——搞不好得罪了“鹽子”,全家活不了!
葉青的目光逐漸玩味起來,葉星不好意思地訕笑兩聲,說道:“窮人翻身哪有想的那麼容易。”
鹽販子都是些全國到處跑的行家,他們機警、幹練、有經驗,天生就是幹特務的料。
大浪淘沙,不合格的早就被抓起來刺配了,剩下的都是些精英。
這確實是合適的人選,葉青問道:“你在其中...曾經是?”
葉星老臉一紅,語氣竟然有些扭捏,道:“當年,他們叫我鹽王爺。”
葉青心裡咯噔一下,還好自己這侄兒金盆洗手了,要不然自己這個身份,恐怕會變成一群亡命之徒鹽販子的老祖了。
既然葉星是鹽販子出身,就勢必要保守住這個秘密,一旦傳開了後果不堪設想。
葉星笑道:“大災起時,人命如螻蟻,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帶著他們劫了當地貪官的別院,拿著一筆錢做起了一本萬利的買賣。”
“什麼買賣?”葉青的語氣已經開始顫抖。
“就是販鹽!當初鹽販子遍地,為了爭奪鹽民和商路,什麼事幹不出來?我們既要和官府鬥,又得和同行競爭,每一個都是要人命的勾當。”
販鹽確實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利潤絲毫不下於後世的毒品,當然風險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