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玻璃(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強看著身上滿是汗水的衣服,開始懷疑金刀公子想不想他相親成功。但相親成功對金刀公子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啊?
懷著滿腦子疑問,他跟著金刀公子去到金麥大會堂。
金麥大會堂是金麥最高的建築。在金麥學堂區的中央。很多相親的男子,女子,就是學堂的學生。畢竟,女子都在十五歲以下,錢汝君還沒有允許他們不再學習。
何況,錢汝君的意思是,活到老學到老。
只不過,高階班,就這些學生。想聚在一起,有點困難。
金麥大會堂的高處,是瞭望的碉堡。
在大漢,空軍還沒有出現,所以錢汝君用這個建築,來瞭望,基本上可以防禦了。
金麥城雖然叫城,但並沒有城池,要不要蓋城,其實一直存在紛爭。
為了城市發展,錢汝君是不太想蓋什麼城池。
但金麥城的地理位置,踞離邊關太近了。
人家騎馬來,分分鐘能夠打進來。
所以高洋以下,包含三十二位掌權的女子,都認為蓋城牆有其必要。
錢汝君很想告訴他們,歷史上大漢根本沒有被打到金麥,也就是以前的柳國過。
但錢汝君的理智告訴她,以前沒有,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
所有的打仗,都是要有利益打底的。
以前,這附近沒有有錢的大城池,所以打進來,對於匈奴、烏孫、朝鮮人來說,打進來,撈到的好處有限,所以興不起動力。
但金麥城平地拔起,有許多食物,有許多貨物。對於棉布,如今匈奴人也知道了。甚至他們知道哪裡可以種棉花,有棉花。只不過,他們的棉花,還長在花盆裡,當純欣賞用的花朵。
但是如此,他們已經知道可以取代毛皮的布料。可惜,産棉花的西域,農業並不發達,生産效率跟漢人。說到底,漢人才是耕作技術最高階的農業民族。
錢汝君只不過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幫大漢農人改進水利、耕作方式、農産種類。並且帶來流通。
她能做的,有電紙書的知識在,其實還能更多。但她並不以改變大漢人太多為榮。她想要的就是一個舒適的環境。
現在這個城市,街道整潔,有可用的自來水。可以方便洗澡,有馬桶可以上廁所。至於廚房的大灶,她為什麼不思改進,弄個瓦斯爐來生活……最主要的是,飯又不是她煮的。
別人沒有說不方便,她也就懶得去想怎麼改進了。
要改變生火的方式,對被動者很簡單。但對於要主動改造者,那就難多了。光是如何取得天然氣,安全的控制它,就夠困難的了。
錢汝君向外看去,嫋嫋的炊煙,讓她很有一種複古的情懷,她並不討論這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