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具體名不詳,具有毀滅的功能。可煉制相關道具,和法器。罕見。一克可換一積分。因為氣體,可以意志力直接收集進積分臺。”

錢汝君再重複看一遍,覺得說明頗為清晰,可是為什麼她覺得很模糊,好像有什麼不對。

電紙書似乎告訴她怎麼收集的方法。能直接收進積分臺。這是多麼大的福利啊!

功能毀滅,好可怕啊!

但,電紙書以外的東西,她可不能單純用意志力操控,必須以碰觸,再收進空間。

可是若她以碰觸了,她的消融了,電紙書會賠給她一個更美好的嗎?怎麼覺得有點不靠譜啊?

錢汝君仔細思考,光靠空間鐵定行不通的。必須得想辦法。

突然,她的主意打到電紙書身上。

電紙書有一個好處,可以變大變小,還能變成各種不同的物體。

如果把電紙書變成一個吸塵器,然後把尾端空氣出口設定在積分臺。那豈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換算成積分了。也不用擔心槐空花怎麼摘了。

想到就做。錢汝君把電紙書放在手心裡,把電紙書變成太陽能吸塵器的樣子。

反正,只要她心中給一個概了。電紙書就會起變化。

錢汝君看著手心的電紙書,突然發覺一直以來,她好像浪費了一個很好用的工具了。

不過,她立刻又慶幸起來,她沒有那麼做。因為,她要是把電紙書變成現代化工具使用。一定會對這個時代,産生太大的沖擊。

電紙書給予的困難,不也是最大的減緩了她對這個世界的沖擊。

至少,她是用大漢人民能夠理解的方式,改變大漢人的生活。

就像打破了一層砂窗紙一樣,讓大漢人民的眼光得到延伸。

當然,此時錢汝君還沒有那麼偉的情操,開動吸塵器,現開了小的風速試驗一下,確定順利吸進去積分臺以後,就開始加大風速。

一邊工作著,一邊想著,這迷霧十年會消失一次,那訊息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不是附近有什麼植物,十年才會成熟一次。可以把迷霧的毀滅性消除。等一下把迷霧吸幹淨的時候,可得用心找找。

幸好龍目井這片地方,平時沒有人會過來。要不然,錢汝君用吸塵器吸迷霧的行為,一定會引起圍觀。

龍目井這個井字,不代表這裡是一個開口小小的井,相反地,龍目井還很開闊,井這個字,只不過是因為這個地方,像是一個井。四周高,中央低,而四邊地形陡峭,簡單地說,這個地方就是一個盆地地形。

以吸塵器的速度……錢汝君總算看出來了。這個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她要待在這裡當吸塵工十幾天了。

錢汝君在吸收迷霧的時候,處在外圍的槐空花顯露了出來。

有了剛才的教訓,錢汝君知道,槐空花上面沾有迷霧,可不能隨便碰。等一下下盆地的時候,可不能沾到地面,得穿厚一點的鞋子。

想想,錢汝君從空間裡找出膠鞋,這是她原本製作出來,要當而鞋使用的。但一直沒有用上。因為膠鞋穿起來不舒服。她寧願下雨的時候少出門,也不想穿膠鞋讓腳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