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祀與戎(第1/3頁)
章節報錯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對於皇帝劉恆來說,他其實不用做太多事,悠閑地把工作交給屬下去做就可以了。要不是為了掌握住皇帝的權利,不讓大權旁落,更為了證明自己,會是一個好皇帝。皇帝劉恆其實不會這麼辛苦。
在軍事上,現在大漢的軍隊,基本保持戰鬥實力。只是不能取得戰馬,在騎兵的迅練上不如匈奴,才會如此被動。
對這種現象,皇帝雖然有意識到,但除非出去開疆拓土,在西北打下一片地方來牧馬,不然,是不可能解決。
然而,大漢只要想要出關,勢必會跟匈奴人産生交集。
過年了,有許多國家都會派使者送來禮物,與祝福。連匈奴人都不例外。
但皇帝清楚的很,他們只是利用這次入關的機會,與大漢商賈達成貿易。
胡茬差點被來自匈奴的大商賈買走,就是原因之一。在匈奴,其實他們不缺黃金和寶石,甚至和聞玉石,也在他們的控制區內。只不過,因為玉石沒有什麼戰略控制的需求,所以還是有人去開採。
只是這時候,大漢的經濟才剛開始複蘇,玉石的價格也還沒有開始上漲。因為價值不高,所以也沒有引起許多人爭相開採,只是把開探玉石當成普通生意在做而已。
這些東西的價值,就不如黃金了。
不過,由於技術有限,匈奴人對黃金的開探也不怎麼熱衷,對於強大的匈奴人來說,沒有比搶劫來錢更快的途徑了。
也因此,不只是在匈奴境內,許多的小部落因此滅絕,甚至沒有出現在歷史,成為歷史的塵埃,他們的存在,根本沒有被記錄下來。
總之,皇帝要得到一個馬場來畜牧馬匹對付匈奴人,只有跟匈奴人打一場仗,從匈奴人手中,拿下一塊適合的地方,然後把那塊地方緊緊掌握在手中。
然而,這件事,本身就是個悖論。
皇帝不知道,薄慶在錢汝君的幫助下,已經在飼養馬匹上,步向坦圖,只不過,代價極為高昂。
因為錢汝君答應薄慶要將租下來的田地收獲給薄家負責販賣,所以薄慶想要由錢汝君來直接生産馬匹所需要的牧草。
這些馬,因為要當戰馬使用,倒是不方便在農地裡直接飼養。
他們不知不覺中,就建立起大規模生産,半欄牧畜養的方式,這種方式,極大的提高了薄家養馬的效率。同時,薄家還在訓練騎士,現在這匹受訓的馬和騎士,都是小孩,受著比匈奴人還嚴苛的訓練。然而,錢汝君的菜,總能讓他們比以往還快的速度恢複,繼續投入訓練。使得薄家的訓練方式,可行性提高。
薄家比較過,有吃錢汝君家菜肉産品的人,恢複速度要比沒吃的人快了三分之一。
所以薄家很期待,錢汝君擴大生産的成果。
不過,薄慶核算過,雖然他們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取得錢汝君經營農産的産品,但長久以往,薄家的財力會不夠支撐錢汝君不斷擴大的生産。所以他們商量著,在長安以外的城市開設酒樓,專門賣錢汝君的産品。
之所以不在長安城和樗縣,就是怕跟錢汝君打對臺。
因為薄慶吃過,錢汝君拿出來的蔬菜水果,比錢家農場的好吃。
雖然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差距,但在食物一道,這種差距就足以決定一切。所以薄慶知道長安城的酒樓由錢汝君提供食材之後,當機立斷的放棄長安城的市場。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薄慶還考慮到,長安城的佈局,其實不適合酒樓的營業,還不如在其他城市,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至於名目,薄家可以跟錢汝君合作,連鎖達成共識。這樣,薄家的酒樓,就可以藉助錢汝君長安酒樓的威勢來經營。
當然,這一切薄慶都要跟錢汝君商量。
打聽到錢汝君和主事人胡茬出長安城之後,他也跟著出城去了。
皇帝劉恆雖然知道錢汝君與薄家往來密切,甚至錢汝君與薄家有不小的生意往來,以及錢汝君不知道怎麼從薄家租下大量田地的事情都知道。
然而,派去探問的人,卻不知道薄家如何運用錢汝君家的蔬菜水果和豬牛羊以及各種禽類等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