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〇五章 日光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舊的火力馬達反而比不上新式的馬達的速度,測驗過速度之後,錢汝君就讓船隻放下速度開始跟後面的速度做配合。
雖然在海上不會有什麼人為的危險,還是不好把水手拋棄在後面,既然是一起出來的,那麼就要一起行動,所以能力強的,理所當然的必須等能力稍微弱的。
何況船上的人搭載的少了,船隻的速度還能夠再快一些,所以錢汝君前進的速度比原本的快。
或許是因為有了目標,錢汝君覺得時間過得快多了,每天看著一成不變的海景,她還能夠尋找不同顏色的景觀,因為不同顏色的海水代表不同的深度,不同的海溫,水下的世界也就有了不一樣的變化。既然在船上非常的無聊,錢汝君就開始研究不同的水溫不同的變化,還有不同的顏色。
不過錢汝君在水手都在船上的時候,可不敢不穿衣服下海水,所以她基本上就躲在船艙裡,但是靈魂離體到下面去遊蕩了。
至於遊蕩的時候錢汝君把海水的顏色分隔成二十種層次來研究,並且記錄,反正現在對她來說,做一點事總比沒做是空空的,發呆還好。
把事情交給別人做,的確能夠替自己帶來一種清閑,但是清閑的時候卻會覺得很無聊。
或許人給自己下的壓力也非常的大,也不容許自己發生太清閑的事,總會讓自己喜歡上某個東西,並且為這樣東西付出努力而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東西的時候,往往就會成為一個無聊人士,成為別人眼中令人頭痛的人。
而在外面的學堂島學生,可不是站在外面一直在發呆,而是不時的替自己找事做,而且學堂島學生不會像錢汝君一樣,不喜歡跟別人接觸。
他們很喜歡跟每一個水手接觸,所以他們隨著跟人接觸的時候,就總能夠替自己找到事情做。
錢汝君發現自己的個性很有毛病,但是她更討厭跟人接觸之後衍生的許多麻煩衍生了許多麻煩,有很多事她最討厭碰觸的,她寧願把這些麻煩轉嫁給別人,也不想背在自己的身上。
因為她會因為煩惱的事情而一直煩惱,問題是這些煩惱的事情,本來跟她沒有關系,她如果不知道就不會煩惱了,所以她寧願她一輩子不知道。
“活著似乎很討厭,為什麼有些人想要活得長長久久,永生不死呢?”
錢汝君睜開眼,無奈的看著天光。
錢汝君想要看新鮮的東西,但想要看新鮮的東西,也要耐得住寂寞,這是一個慢速的時代,所有美麗的東西在出現的時候,再也不是快速的閃現。
就像你坐著高鐵,快速的經過無數的風景,現在你必須用腳慢慢的踏過,讓風景慢慢的在你身邊展現,也在你身邊滯留比較久的時間不至於錯過。
只不過每一個風景出現的時候,都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讓妳心動,有時候當速度變慢的時候,有些風景妳卻會不知不覺的錯過了。
這個新城市跟錢汝君之前所蓋的新城市可不一樣,不論是銀河城或者是金麥城都不一樣。
銀河城是用大量的奴隸快速的堆砌起來的,一個雄偉的大城市,在蓋城之前,就已經經過錢汝君和學堂的學生,精心的規劃,並且有充足的人手。
只不過在之後想要把這些充足人手變成可以用的人手,就變得比較辛苦,所以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其實不是在建成城,而是在把這些人收搞定,變成不會反叛的力量。
因為匈奴人的習慣跟大漢人並不一樣,匈奴人大部分還是以放養為主,但是卻喜歡隨著水草而居,但是這種方式對於,但漢人來說,卻不是一個好管理方式。
金麥城,純粹是一個漢人的城市,錢汝君帶著自己人去那裡建設,建設的目的就是要把那裡當成一個家,好好的居住,所以每一個層面的建造都是變得比較精緻,最開始也是非常的簡陋,但是在每一個簡陋的建築裡面都確認了每一項功能的發展,後來的建設隨著需要卻慢慢的建起來。
這座新城市學堂島學生自己命名的,他們命名為日光之城。
因為這個城市,似乎永遠不缺乏陽光,也不缺乏下雨,所以學堂島學生命名為日光。
錢汝君一開始就說了,這個城市不會是錢汝君的城市,而是學堂島學生的城市,這是錢汝君賜予學堂島學生的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他們的地盤,所以她來到這個地方是來做客的,而不是來當主人的,當然,學堂島學生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錢汝君擁有他們所擁有的每一樣東西,他們只是錢汝君的僕人。
但是他們認為錢汝君給他們的承諾,就是他們擁有這個城市更大的主權跟它的設計權,而且負擔這個城市所有的一切。
所以他們對於這個城市的建設非常的用心,但是卻不會突破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因為大部分金麥城,還有銀河城,其實都是突破金麥城,還有銀河城能夠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利用空間的事能力才能夠建成的。
可是日光城卻是他們現在手上有什麼力量就拿來建設,而不會用更多的東西來建設這個城市。
甚至有些他們知道的知識都不能夠用在這個城市,利用這個城市附近的人原本就有的一種知識力量來讓這個城市搭建起來。
如果有什麼事後來新增的,那麼就是他們瞭解了這個地方的知識力量之後,吸了吸收了這個地方的知識力量,拿來創造改變,讓這個東西變著更為優越。
錢汝君當然第一眼看到的是建築的樣貌,不過對於建築的樣貌,她不是非常的關心。
她關心的是內在的精神,也就是裡面是不是井井有條,是不是把生活的方式帶到這裡面來。
對錢汝君來說,即使是她剛剛,穿越到大漢,第一個想講究的就是衛生。
大漢生活的衛生水準太差,即使是身為高官,也不見得比一般人好到哪裡去。
在錢汝君看來,不良的衛生,會讓她好不容易撿來的小命,就這樣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