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四章 走向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公主,我們都知道,其實你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因為你總覺得別人有各種不同的思緒會影響到你,所以你覺得很煩,所以我們不如到人很少的地方,既然在沙漠裡面,我們會去的地點基本上就是綠洲和綠洲,就是人聚集的地方,而且偶爾我們還會遇到漢人的商隊,他們的作為並不符合你對漢人的期許,讓你心裡覺得難過。
那麼我們不如去人少的地方,而且一般人很難到達的地方。
甚至那個地方的人需要交易,需要自己走出來,而不是有商人會走進去。”
錢汝君産生了興趣,說道:“你說的地方是哪裡?”
“我研究了大家這些時間收集的資料,覺得蔥嶺這個地方了,還沒有漢人上去。”
“蔥嶺?帕米爾山結?的確是好地方。
我們就走高的地方去身毒吧!然後走海路去安息。”
一瞬間,錢汝君的腦海裡出現世界地形圖,決定了下一步計劃。
帕米爾山結,與青藏高原連為一體,構成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亞洲。
四千米在錢汝君心中,不是很高,但是這裡四千米的範圍很大,廣大的高地,讓它形成不同平地地區的環境。
帕米爾周圍延伸出五大山系: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故地理學家稱之為山結。
帕米爾境內群山聳立,地勢險峻,終年積雪,冰川縈繞,晶瑩奪目,在千山萬壑之間,奔流著融化的雪水,彙成許多河流和湖泊。形成歐亞大陸的水庫。
帕米爾高原具有一些矛盾的特性。既偏遠又中心,既是險阻又是通衢。
群山彙聚,高聳入雲,帕米爾將亞洲大陸分割成東亞、南亞、西亞和北亞幾個獨立的地區,天各一方;又提供了一條條隱秘而堅韌的通道,讓各地聲氣相通,成為交通樞紐。
蔥嶺,是最熟悉的西域地名之一。
萬山之祖,一縱四橫。
整個白雪皚皚的帕米爾山結像一隻向西飛行的銀白色巨鳥,喜馬拉雅山脈勾勒出它柔美的胸腹,昆侖山和阿爾金山是有力的翅膀,而帕米爾高原則是這只巨鳥渾圓優美的頭部,斜向西南的興都庫什山脈是它的長喙。這只鳥還有向後飄拂的長長冠羽,那就是美麗的天山山脈了。
同時,帕米爾還是塔裡木河、阿姆河和印度河三大水系的發源地和分水嶺。
帕米爾,古稱不周山。
這裡是一個廣大的地方,所以集聚了各種不同的環境,有無人的荒漠,也有風景秀美的草原。
消瘦的馬在此放牧,會重新變得肥壯起來。
但是這塊地方,畢竟是高地,必須忍受高山的環境,缺氧、寒冷的問題特別嚴重。
在這裡要找到像藏南縱谷這樣的低谷,不太容易。
在這裡最大的問題,就是行人必須攜帶足夠的食物。
剛好,這個問題對錢汝君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裡異常寒冷,火常會點不起來。
幸好,在學堂島學生有一個優勢,只要他們不離開錢汝君,就不用一直忍受寒冷。
真的凍得受不住的時候,他們可以躲進電紙書空間裡取得足夠的溫暖。
在全長七千多公裡的古絲綢之路上,帕米爾段是最艱難、最複雜的一段。
這段艱難險阻的漫漫長路曾被行者視為阻斷東西方交流的障礙。
可是它又是絲綢之路中線與南線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錢汝君想要往南走,這裡也成為必要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