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六章 在與不在的差別(第1/3頁)
章節報錯
皇帝對這種情形是喜聞樂見的。
只有新貴,才有改進農業耕作方式的能力。
他們也會拼命的耕作。
他們就會想盡辦法開發,多餘糧食的增長,朝廷的賦稅也就多了。
還有土地的開發就更多了,等到哪一天,皇帝認為可以把你收拾掉的時候,這些土地就變成熟田。
可以發給一般人民百姓來耕作,對皇帝來說,其實他就像一個播種的農夫,哪一個作物長得夠壯實的時候,他就會把它割掉來品嘗味道好不好吃,但是也有一些植物會發生變異,結果當你吃掉它的時候,就會發生中毒現象,有的時候讓你拉肚子,但是有的時候,一株沒有毒的植物會經過變異之後變成有毒的植物,結果你才一接觸到他沒有防備的時候,就會中毒死亡。
皇帝要是不小心誤觸了,整個皇朝就會面臨崩潰。
眼前的戰爭還在持續進行,不過錢汝君已經不是非常的關心了。
她突然想起學堂島學生,大部分的學堂島學生正在各個地方努力的開水圳,這些水圳將會灌溉萬畝良田,讓無數多的人,可以靠這些水圳過日子。
眼前的世界是一個死亡的世界,但是在遙遠的世界卻因為大家的努力,正在營造一個生命的世界,在生命的世界忙碌的時候,錢汝君從來不會感覺到累。
但是帶著槍兵隊在戰場上活動的時候,不斷的有生命被收割,這個時候錢汝君的心靈其實是非常累的。
站在前線,她才發覺到,有時候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掌權者總是想要多得到一點,而掌權者本身也有非常多的缺點,想要把這些缺點掩蓋掉,或者是把問題解決掉,他只有不斷的向外擴充套件的一條路。
如果不向外擴充套件,他未來的路將會越來越窄,當他必須像自己的人民開刀的時候,就會造成非常多的問題,例如當你需要節制生育的時候,就會發生非常多的社會問題。
要等人們認知到生孩子成本很高,人們才會降低生孩子。
現在看起來,大漢如果要搶佔更多的土地,人口是一定要增加的,山上可以不管,但是可以耕作的平原必須大量的佔領下來,這樣以後在人口變多的時候,可以慢慢往山上拓展。
錢汝君甚至希望大漢能夠早點把統治放到她所出生的那個島,才不會讓這個島在後世的時候出現那種尷尬的場面。
或者是希望不要有割讓的情形。
然而,位在偏遠地方都會有一個後果,成為流放犯人的地方。
治安不會好,也不會有統治能力強的官道這個地方來當官。
如果發現是好官,早早的就被調回去了。
因為這個島在後世完全是被當垃圾來看,但是這個島的人一直非常自立自強,表現的也非常的亮眼並沒有,因為別人對他的看法額,衰弱自己。
“如果你們並不願意移過去,那就讓金麥城的人來移過去,由金麥城建立一個,讓每個人都想移居的城市。
在這個地方,相信由金麥城形成的管道朝廷不會拒絕的。
而且人民也不會拒絕的,我可以發現,大家對金麥城的信心是非常足的。
也只有金麥城能夠對人民投資這們多力量。
如果新的地方,是以金麥城的模式來建造,很多人都會願意移過去。”
不過錢汝君知道最大的問題還是屬於由於賦稅所造成的禁止人民隨意流動的問題。
因為人民不能夠隨意流動,所以他就沒有自由遷徙的權利。
如果他私自跑到別的地方被人家抓到,還要被遣返,這樣他開闢的田地等於是白開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