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〇章 對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錢汝君將對戰的訊息對受訓的新兵宣佈。
大漢時代的軍人跟後期的軍人是不同的。這個時候即使是軍事演習也是真槍實彈的,會死人,會殺人。
只不過,錢汝君已經把戰爭的難度降低了很多,至少錢汝君要對方不能夠騎馬,而新兵自己不能夠拿槍,這都是雙方最強大的武力。
也就是說,他們的戰爭並沒有那麼輕易說說笑笑的表演給大家看就可以了。
在後世,這種軍演大部分都是一種演習,只是要表現出不亂,至於流血,流汗流淚,不但不能夠發生甚至如果有士兵不小心受傷,身為領導者,還要被人家批評。
大漢的皇帝膽子就大多了,沒有人可以批評他,就算是死人的家長,也沒有資格批評皇帝,因為當兵發生傷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心理深入每一個人的心。
錢汝君當然不希望她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這一千多個人受傷,甚至錢汝君希望她們這一千多個人能夠帶來對方的創傷。
最好不要死人,不過讓他們見血是必要的,所以模擬對戰已經是傷亡率最低的一種戰場了。
事實上,錢汝君所擁有的軍隊不只是一千人,所有訓練的人總共有二千個人,因為大家都非常的積極,所以受訓的成果非常的良好,有一千九百多個人有資格上戰場。
最後能夠拿到槍的只有一千多個人,這一千多個人不能夠死,一旦死了之後,他們的寶貝槍就會成為別的使用者的,而且在受訓的時候,他們即使不死,也有可能會失去槍支的使用權。
因為在隨時他們都還是在跟後面幾千人作比較,一旦落後就有可能失去槍支,這是錢汝君保證這個軍隊動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長期沒有握有槍支,會使他們的戰鬥能力下降。
畢竟槍支必須每天訓練,熟悉使用,所以這些人還是能夠在練習的時候分配槍支,並且熟悉槍支的保養,只不過練習完之後他們能不能夠在抱著他們的槍支,只能夠槍支被沒收。
要真正的對戰,錢汝君手上的這些人手根本不夠,最主要的教官雖然能夠訓練新兵的能力,並且統一他們的思想,並且在這一個月以來,他提升了教官的基本能力,但是戰鬥這種東西考慮的還有戰場的判斷,在這一千多個人裡面,錢汝君選拔了十幾個有正常判斷能力的人,提拔出來當小隊官,並且給予洗腦,由他們來領導隊伍不過他們這些人都是沒有經驗的人在未來。
在真正面對戰場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出的狀況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沒有經驗,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有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的時候,人們在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的時候就會做出比較好的判斷。
至少比起第一次判斷的失敗率就低了許多。
幸好錢汝君手邊有很多面對過非常多困難的戰鬥的人,就是學堂島學生,當然女生不太適合出現在大漢的軍隊裡面,但是錢汝君手邊的人可不止女生,還有非常多的男生存在,而這些人,錢汝君是打算把他們混到軍隊裡。
不過用學堂島學生來取代一這一千個新兵,被取代的人一定會非常的不甘心。
而且在這次重要的訓練裡面,他們就會缺少了訓練,何況這樣的戰鬥只有一次,差了這一次的訓練,以後他們的軍隊之路將越走,偏差越遠,不得不說這一千個人,佔有非常大的先機。
可是這種大規模的戰爭,錢汝君是可以多爭取幾次,但是如果多爭取幾次,這個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形成大漢軍隊的警惕,如果只有一次大漢軍隊會默默的舔著自己的傷口,想著自己到底有什麼失誤的地方,或者是他們勝利的時候,如同以往一樣的耀武揚威,畢竟每一場勝利都能夠替自己與的軍隊貼上不死的金牌。
每個參與戰鬥的人都會躍躍欲試,這就是大漢的軍隊,大漢的人,包含錢汝君手上的新兵,雖然他們知道自己要面對的軍隊會有多麼的強大,但是他們卻願意去挑戰這些強大,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一旦挑戰成功,對他們來說,他們就會獲得新生。
大漢的騎兵不多,大部分的人是步兵,但是勳貴手下的騎兵卻是不少,因為為了增強自己手下的兵力,所以他們會努力的替皇帝收取馬,並且裝備自己的軍隊。
當然他們自己的軍隊也不能夠算是他們自己的軍隊,是屬於大漢王國的軍隊,只不過是歸他控管。
這幾年以來,錢汝君不斷的養馬,並且把馬書送給大漢的皇帝,事實上這些馬,當然不可能由大漢皇帝親自來操控,都必須分配給屬下來替他打仗。
畢竟真正上馬打仗,皇帝出征的時候也不可能走在最前面,能夠這樣的皇帝很少,除了一些開國皇帝,最有名的就是明成祖。
但是這個時代,明成祖還沒有出現,至於遙遠的部落時代,是不是有領導人,起碼出征估計會比較多,不過當國家越來越大,人的層次差別越來越大的時候,國家領導人在也不適合出征,因為換一個國家領導人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其實非常的大,因為政策不可能一樣,所有的政策改變對於國家來說就是一種動蕩。
如果是同一個皇帝,他的政策最起碼有一慣性,他會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並且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所以任何一個朝代,都希望自己的皇帝能夠當個二十幾年,不希望他活太長,也不希望他活太短,太長的話,是因為人年紀大了都會變得昏庸,只有年輕並且擁有一定的毅力與想法,之後才能更好的管這個國家。
可惜由於皇帝傳承的方式,想要維持皇帝的水準,實在是太難了,大部分的情況之下,皇帝都會有權力偏弱的情形,這時候很多大臣就會慢慢的發現自己似乎擁有權力,比皇帝擁有權力,更能夠穩定朝政。
想要讓大軍令行禁止,必須有指揮的東西在大漢時代,指揮的東西最好的有兩種,一個就是能夠發出聲音的樂器,例如大鼓,例如喇叭之類的東西,鼓聲催人前進,鳴金讓人退後收兵。
軍隊手上的旗幟,常常有那招展大旗,軍隊的旗幟的前進,後退以及擺動都帶有一定的意義,等棋手可不能夠隨時讓自己的棋子垂下來,也不能夠讓自己的棋子隨時會動,他的手必須穩定在必須揮動的時候,一直揮動。
所以掌旗手的體力有時候必須比一般的人還來得強大。
為了讓一千個學生都能夠上場所以錢汝君特別請求皇上讓她學堂島學生,能夠在前面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