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島學生,對於錢汝君的說法,嘰裡咕嚕的商討了一段時間,才對錢汝君說道:

“若是教會草原人種植,真不知道是虐待他們,還是獎賞他們,但是對我們大漢人來說,估計不是一件好事。”

他們這麼說是有道理的。

種植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放牧要養活人,在一般人看來需要比較大的土地,在耕田的人開來,這麼大的土地,他一輩子都耕不完,能生産的糧食,估計夠百來個人吃。

如果是錢汝君看起來,估計會覺得,一個人放牧這麼大的土地,如果要耕作的話,估計可以給一萬個人吃了。

草原的上大部分的人,在大漢這個時代,都處在遊牧的狀態。

如果這塊土地,是他們部族能夠到達的土地,沒有敵人阻礙的話,他們會遊牧,冬天到比較溫暖的草場,夏天到北方的草場,這也是為了讓草場的肥力能夠恢複。

“算了,如果我們心裡就把他們排除在外,草原人就會成為二等公民,如此一來,要讓他們從心裡認同大漢就是他們的國家,就會太難。

他們未來,對我們的想法也會充滿的憤恨。但是要讓他們現在就享有大漢人民的福利,這也是太過,他們會不知道珍惜。

大漢的生活方式,也不太適合他們,說不定,會認為我們沒有道理的同化他們。

所以我們應該一步一步慢慢來,讓他們每當歸順一點,就讓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福利。

或者是便宜的糧食,或者是鍋子,或者是鹽巴。

能夠先從生活必備的東西,開始,在慢慢蔓延至其他。

但是我認為小孩子的教育確實必須進行的,讓他們慢慢認同這個國家,只能從小孩子開始,

反正,小孩子得到的福利能夠多一點。

利用教他們識字的時候,能夠讓愛大漢,遵從皇帝的心,深入他們的內心。

如果怕他們被父母影響,那就分開教育。

軍事化洗腦的效果,遠超過其他。

除了一些關鍵的東西不能傳達到草原來,還是讓他們享受跟大漢百姓同樣的福祉吧!”

錢汝君說的話有點散亂,但是她不擔心學堂島學生不知道她的意思。

基本上,如果把宗旨定了以後,學堂島學生都能夠知道錢汝君的思考方向,就算錢汝君本身說的話自我沖突,他們也會拿捏出錢汝君真正的意思。

其實學堂島的學生腦中就已經存在有很多想法,或者他們心中的想法還會比較完善。

但是洗腦作用冥冥中就有一股能量,能夠修正他們腦海裡不符合錢汝君想法的部分。

而這些想法,不是錢汝君的表面想法,而是錢汝君最核心的想法。

錢汝君,就算沒有說什麼,他們自己也會找到方向。

現在點破了這一切,其實他們就知道錢汝君並沒有要他們建設之前想象中的金麥城,而是一個完全符合草原上生態的新城市。

也就是他們必須放開他們的思維能力,發揮最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他們發現,他們從最開始,在高麗見了一棟房子,在鴨綠江建造了一座大船,然後,他們在大漢的荒野裡,建造了相信中,最符合人生活的村莊,在長安城,就建立了密集型住宅,學生宿舍。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他們發揮集體的力量,尤其到後來,他們發現,要建造一個大多數人居住的空間的時候,其實真的必須集合眾人的智慧。

城市,不是隻有房子,當然聚集在這些房子中間的時候,就會産生形形色色的需求。

這些需求,會因為不同人不同的族群,而發生變化。

最難解決的問題是,這些需求,也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