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戰爭與和平(第1/3頁)
章節報錯
曾經有人說,人至賤則無敵。錢汝君發現好人的日子並不會比壞人過得好。但是能讓你跟熟悉的人,和平相處。
所以很多聰明人,會對身邊的人好,對陌生人施加打擊。直到有一天,被人打擊了。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這並不代表,你做個好人,就能逃過那些打擊。
除非,你讓更多的人列為可以和平相處的物件。
然而,錢汝君沒有辦法變成壞人。
因為她變成壞人之後,第一個會打擊她的,就是她自己的內心。
比起別人的打擊,自己的內心的攻擊力度,不會比較小,因為,別人的打擊,你還可以躲避,但是你自己內心的攻擊行為,你逃無可逃。
錢汝君也知道默默接受。
錢汝君不知道,良心道德這種東西,是哪裡來的。
她出身孤兒院,同一種教育,養出來的人千千百百種,她看到很多跟她同樣出身人,在年輕的時候墮落,長大之後,才慢慢找回一個人的做人基本。
她也知道,她的人生概念裡有些缺憾,她不知道父母存在的意義。
她只是做一個人。但顯然,她做人的標準,有點超乎一般人。甚至可以說是聖人。至於會討厭聖人的壞人,估計也會被錢汝君列為壞人。
不過,那並不是錢汝君決定一個人有沒有價值活下去的部分。
有些人心裡壞,但是他一生就沒有做過大壞事。頂多強制別人吸二手煙,並且讓別人,酒精中毒死掉。
現在,上中央水塔區,和金麥城,軌道部門以及學堂島的學生們,錢汝君至少有十萬個人。
這十萬個人,已經足以決定很多人的生死。
只不過,錢汝君平常時候,並沒有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秩序,只有威脅到她本身,或者她經營的專案的安全的時候,她才會出手。
這股力量,其實,比起大漢徵召而來的軍人來說,還是有點點不如。
想要區域性耍一下威風可以,但是想要叛亂,還有一段路要走。
就是有這股力量,大漢皇室,並沒有禁止他的屬下發展武力,在他看起來,這股力量也是他的,只要他有辦法控制,能為他所用就好了。
除非,他發現,他指使不動了。才會對這些人動手。
當然,想要滅亡十萬人,往往需要一百萬個人出馬。
對大漢來說,也是會傷經動骨。
比較,大漢和宋朝不同,它基本上還沒有滿足糧食的自給。
劉恆在位,倉庫滿到,繩子都腐朽了。
那是因為,朝廷把米糧都收上去了。民間還是餓著肚子呢!
不過,他們餓肚子已經餓習慣了。
基本上,他們就不知道,飽是什麼感覺,基本上,能活下去,就很開心。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為什麼學堂島的學生一直都很滿足。
因為他們發現,他們過的日子,比別人好多了。
甚至比金麥城裡的人好。這讓他們産生很大的優越感和滿足感。即使是這樣,錢汝君還是不能保證他們的絕對忠誠,去除掉有四分之一的人。淘汰率很高。
錢汝君軍感嘆,人如果不夠兇殘,真的連路都走不暢順。
當他們開始反擊攻打部落之後,才沒有多久,他們發現來搶劫他們的人就變少了。這說明什麼道理?錢汝君其實氣的牙癢癢的。
也就是說以前他們沒有實施反搶劫的時候,其實人家根本就是看他們好欺負,就算是打敗了部落勇士,但是帶給他們的損失有限。
他們都會算賬,損失幾個人,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有豐碩的收獲,其實是一筆合算的賬。
不過現在他們敢來搶劫的人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