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嬌嬌女(第2/4頁)
章節報錯
慎夫人之前沒有野心,是因為她沒有依靠的人。
但如果她有了小孩,尤其是男孩的時候。身為一個後宮的女人,怎麼能不心情野心。
何況,她是如今皇帝最寵愛的妃子。
但是慎夫人一旦有了野心,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錢汝君了。
她不可能不想到錢汝君。因為她知道如今錢汝君在大漢的勢力很大。在邊軍裡面,更是有威望。
錢汝君雖然只是養馬,養人,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但是讓人感謝皇帝的恩德,其實很不容易,但是在皇帝手下幫皇帝做事的,卻很容易得到屬下的感佩。
尤其是錢汝君做的事是前無古人,估計後無來者。
其實以錢汝君的看法,大漢其實不應該守在關內,而是應該往草原推進。
這也是她一開始就發展軌道交通的目的。只有四面八達的交通,能夠把一個地方和另外一個地方,緊緊的聯系在一起。
從而實踐統治的可能。
其實錢汝君知道,如果不交給皇帝統治,而是由她來統治,或許,可以做得更好。
她的統治模式其實是商業式的由成本考量。
每一個步驟都是,在估算商業利益。因為她沒有最高統治者的那個壓力在。
她知道皇帝對她的態度,可能會因為未來的小弟弟或小妹妹而改變。
“父皇,既然母妃已經要有自己的小孩,那我是不是換一個母妃?”
明知道不可能,但是錢汝君還是嘗試問道。
她真的不想要捲入後宮的紛爭,尤其是替她一點都沒有,母親感覺的慎夫人做出幫她爭權奪利的事情。
要知道,慎夫人曾經想要殺她,她沒有實施報複,已經是看在她被封為她母親的關系。
“你知道你這個話,違反了大漢以孝治天下的準則嗎?”皇帝劉恆看著錢汝君說道。
“治天下事,父皇的事,可不是女兒的事情。我只知道以前母妃就不疼我,現在她有了孩子,除了給我製造麻煩之外,不會有別的好處了。”錢汝君撅著嘴說道。
“說著什麼鬼話,那可是你弟弟妹妹。”
“父皇,那不是竇皇後的孩子,我可不希望未來宮廷裡有起紛爭。孩子就是母妃們心裡的寶貝,總想多替他們爭取一些東西。慎夫人如此受你寵愛。孩兒擔心大亂將起。”
錢汝君實話實說。現在,她不需要事事伏低做小,適當的說實話,她認為反而能得到皇帝對信任。
在這個時候,皇帝正在狐疑錢汝君把野人撈去做什麼。
平時他們根本不把野人放在眼裡,真的有人要動了,他們又開始擔心了。
最主要是平常這些人零零散散的對國家沒有什麼威脅,他們也就懶得去理他了,只是派一些獵人去捕獵,然後跟官府領一些錢。
用這種方式來制衡,最大的期望還是這些人慢慢的納入大漢的百姓。
在朝廷的想法裡,大漢納稅的人越多,大漢的實力也會越強。
錢汝君也只能呵呵了。
在他那個年代,農業是需要花錢補助的,商業工業才是真正賺錢的,當然如果農業發展的好,也是能夠賺到錢,不過畢竟是少數。
她在的地方,農産品太貴,根本不好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