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沒有自動導航系統。

整個船隻是一個整體,需要有很多人的協作。

為了減輕航行機子的負擔,帆的裝設,還是必不可少的。

帆本身在安置和操作上都是一項大學問。

所以錢汝君換來手冊,交到秦皇島工作人員的手上時,也是心疼的不得了。

因為不算換書的積分。

書上各種分解圖,就佔了很多的頁面。

而每一個頁面,就要佔用她很多積分。

她又不能只印出一本。

至少要保證完整版一本。還有一本可以折開來讓大家抄。

船隻航行的過程,牽涉到很多的計算。

偏偏在畫地圖時,本身也有很多的計算牽扯在裡面。

算的人和測量的人,還是不同人。

畫的人也是不同人。

對於他們有沒有做好協調的工作,錢汝君也沒有信心。

錢汝君已經將部分三角函式交給學生這部分,他們倒是能夠理解,因為他們的腦袋很聰明。

或許因為三角函式太過抽象,他們反而能夠去想象到。

把走過的路徑畫出來都不成問題。

何況他們一千多個人裡面,有很多人是畫畫的長才。

地理本身就是錢汝君的興趣,錢汝君對這方向的教學也非常的清楚,因此這也是錢汝君訓練的重點。

只是錢汝君,想著,如果按照新想出的計畫,會一會下山的時候,已經是白雪紛飛。

山裡的路徑跟平地不同.隨便一個地形的小變化,都能要了你的命。

探訪長白山和採人參,這兩件事情都如果都要做,時間夠嗎?

在這個時代走山路可不是一天兩天的,穿越長白山、大白山,雖然在後世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這個時代,所有的路都要人來走出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花個幾年都不稀奇。

最近她想到,其實千年人參在附近,電子書會有微弱的反應。

所以只要千年人參在附近,她就能讓人下去採,採人參對她來說,比找人參耗費的時間要多。

或許,這以把行路和採人參合在一起做。

只是怕把學員散開了以後,會有人失蹤。

但這樣想起來這一個方法似乎又很可行,因為他們可以下山的時候不走原路返回,而是直接穿州越嶺穿越浮於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船。

不用往回走,可認節省一半的時間。

別人沒有無線電、以及手機來告訴船隻自己的方位。

但是錢汝君可以透過空間傳達的方式,把紙面資料,第一時間傳回船上。

只要船隻沒有叛變,就會來接他們。

要讓船隻隨時來接他們絕對不是問題。

錢汝君想其實依照位置他們可以讓船隻在驪城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