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野人由於沒有文字,幾乎沒有辦法把他們的悲苦和勇氣記錄下來,只能湮滅在歷史中,連塵埃都不曾當過。

“如果要走朝鮮半島這一個分支,其實可以坐船,直接開進平壤,平壤現在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雖然河流的流向向來多變。

但是這個河道變化的可能性應該比較低。不管有沒有變化,這個時代的人,幾乎都生活在河邊。

每一個大城市都有河流,每一個大城市也都汙染了經過它的河流。

這是後世學習地理是,她記憶最深刻的話之一。

現在衛滿朝鮮的都城,應該就在這條河旁邊。如果沒有,她幹脆鳩佔鵲巢,興建起新的平壤。看看衛滿朝鮮坐不坐得住。

或者,半路找人問一下地點,之接殺過去,然後再發動衛滿朝鮮的力量,去找那千年人參?

算了,找千年人參,如果沒有電紙書的提示,那效率真的太低了。

還可能把年份不足的挖出來,那就是浪費了。

地球的資産,就是全人類的資産,她可不能隨意浪費。

在錢汝君看起來,大漢的資産,算是劉漢皇室的。大漢意外,就是她錢汝君的資産。

不是軍隊,就有不是軍隊的做法。

旁邊那一條河,直接殺進平壤,說不定,靠一千個人,再加上一點手段,就能夠把衛滿朝鮮拿下,畢竟是攻其不備,他們還來不及把大軍收回王城。

其實衛滿朝鮮具有戰鬥力的軍隊還不到五千人。

對於衛滿朝鮮的皇室,對衛滿朝鮮有多大的控制力,還有向心力,錢汝君在錢汝君看來,幾乎是沒有的。

畢竟是外族統治,而且還是跟大漢處於敵對的狀態。

而一般的朝鮮半島的百姓,在這個時代,對大漢是崇拜而且敬慕的。

這個時代,可沒有民族主義。

在人民心中只有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差別。

而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什麼叫上等人?在這個時代,文就是大漢,武就是匈奴。

衛滿朝鮮的上層人,也從來不把自己當成朝鮮人。

說起來好笑,在衛滿朝鮮的皇室,他們穿著的衣著打扮,在正式場合,越是喜歡做朝鮮人打扮。甚至平常時候,他們也喜歡朝鮮服飾。

這個時代的朝鮮服飾,可不是人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類似和服都露胸衣。

而是標準的朝鮮打扮,在後世的典籍,都不做記錄了。

包含朝鮮本地人,都找不到這個時期的衣著,估計不是很好看。

他們一般的官員喜歡做大漢官員的打扮。

話說回來,這時候的朝鮮人,都認為漢人高人一等,他們以能夠學習漢人的東西為榮,甚至把漢語當成官話。

他們就喜歡學習漢人,在後世民族主義發達的時代,是很難想象他們這種想以漢人為依歸的想法。

要不是衛滿朝鮮跟大漢是敵對關系,估計很多官員就要憑著距離近的理由,去大漢學習了。

嚴格來說,衛滿朝鮮是燕國,盧氏一系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