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於金麥城的農民,他們也可以用土地置換的方式,取得農地,來到金麥城。

他們為何要來金麥城?

除了金麥城的生活比較優越,有很多不同,其他大漢城市的享受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金麥城附近的農田收成會有他們的十倍。

十倍的收成代表什麼?

代表他們可以多生小孩多存小麥多賣銅錢多,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享受。

只要他們冒險遷移搬到金麥城附近去耕作就好了。

最開始農民是保守的,不願意走動,但是總有些投機者或者是勇敢者會去嘗試。

而嘗試的效果很快就出來了。

大漢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好處,就是愛面子喜歡榮歸故裡。

要榮歸故裡,就必須告訴大家他在金麥城得到了什麼好處。

如果只有一個人,很多人還會認為他吹牛。但是難免會有些人受到刺激就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等這批人再來榮歸故裡的時候。遷移的人就不是一兩個,而是整村的人。

這個行動讓官方都被震動了,紛紛出來堵截。

可是有好的生活怎麼能夠擋得住人們的腳步呢?

何況官方的人手不足。人民也不需要走大馬路。翻山越嶺他也能走。

結果有接近一半的人出走成功。順利的在金麥城附近流了下來,然後就開始吃飽飯。

那些沒逃走的人怨恨地方官,要不是金麥城不喜歡逃犯。說不定他們就要殺官造反了。

其實對他們來說,金麥城的需求比大漢的律法更為重要。

對這些不識字的農民來說,外面的世界,他們沒有辦法知道,甚至法律他們也不懂。他們所有的知識來源都來自於聽說,對他們來說,金麥城擁有的東西,無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而百分之七十的希望,就足以讓他們發揮出行動力。

農民成群一旦行動起來,那力量足以顛覆上層的統治者。

所以越到後期金麥城的擴充套件速度越快。糧食是決定一個城市能夠有多大的關鍵因素。

生産量的提升,再加上交通的便捷。讓金麥城可以容納比長安以往多二十倍的人口。

當然現在是沒有辦法達到二十倍,因為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長安附近,只不過不是每一塊地方都能夠做到糧食的大量增産,但是糧食增産一倍到三倍的速度已經能夠達到了。

能夠有二十倍到一百倍産量的地方也只有錢家農場。

但是錢家農場的農産品並不只是供應長安城,還有中央水塔區,以及三千裡以內的城市。

錢汝君發現她越來越愛金麥城,想到要離開金麥城的決定,又覺得有點遺憾。

等環遊世界回來,就在金麥城度過餘生吧。

錢汝君看著黝黑的天空這樣想著。

沒有太陽,只有星光的感覺太過奇怪,所以她在會沒有辦法把空間裡當成家吧?

錢汝君機械化的問這問題,然後進入腦海裡搜尋記憶。

文星鎮所做過的壞事,果然夠把他處決一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