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錢生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對於其他時候,大漢內部得到能得到的皮毛數量不少。
所以外面能夠傳進來的皮毛最主要都是生長在東北老林的,像貂皮之類的,內地比較少,至於兔毛之類的,甚至是虎皮根本不假外求。
外地的運輸成本極高,也會使他們的售價跟本地産的不能比。
錢汝居突然發現,只要有了空間,她能大量收購東西,並運到外地販售。
比起後世監視器發達,通訊方便,幾乎成為地球村不同,你在別的地方買東西,買了多少東西。怎麼運過去的,即使以皇室的能力,也幾乎找不出痕跡。
錢汝君又不會飛,她的移動,自然是遵守著凡人的原則。
在這個時代,能運兩貨櫃的貨物,到達千裡以外的地方,省的人力,就非常可怕了。
當然,前提是東西賣得出去。本錢夠。沒有錢能買東西也沒有用。
如果是剛穿越來的錢汝君,幾乎是沒錢的。但現在的錢汝君,有大量的錢可以投資。只要很快的能把錢變現就不會影響其他東西的運作。
說起來,錢汝君現在的負擔也頗大,她賺的錢,有十分之九,都有固定支出。她能自由運用的錢,只有剩下的十分之一而已。
然而,擁有整個金麥城的人,錢汝君即使是花十分之一,買下薊城的貨物,卻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這個地方,物價還不算很高。跟長安比起來,連糧食的價格,都只有一半。其他東西的價差更大。
錢汝君有空間。買了之後。就能收入空間。而且這些東西在這裡還算便宜,如果到了長安,價格大概可以多到十倍。
最近交通即使時改善。也不過變成五六倍,價格還是很高的。
做出購買的決定並不困難。只要運輸出去能夠賺錢的錢汝君都買了。
在這個時代運輸是高昂的。距離,可以創造價值。一百公裡可以增加一倍。一千公裡可以增加十倍。一萬公裡,那就是。有價無市,甚至甚至千倍都可能辦到。
只要你擁有那個地方所沒有的東西。
需求其實可以創造。比如,大漢沒有吃玉米的人。
但玉米出現之後,人們發現玉米可以當糧食吃,容易儲存。也能當菜吃。於是就産生需求。
只是當價格不同的時候,需求的人也不同。
現在錢汝君,還不能磨出細的玉米。感覺比起小麥,水份比較多的玉米在研摩的時候,困難度比較高。
像大漢的絲綢之所以能夠,到羅馬帝國賣極高的價格。
被他們視為珍寶。就是因為即使身為貴族,他們不見得能夠擁有一件。
而且他們知道在遙遠的東方這個東西也是珍寶。
在實用價值上,他們沒有任何的衣料可以比。
絲綢穿起來更舒服。
他們最喜歡在睡覺的時候穿上絲綢做的衣服。
這會令他們感覺到好像回到母親的懷抱。
錢汝君想想,就算把大漢現在一年産的絲綢賣到世界去,都不夠賣。不過,當數量變多,奢侈品的價格就會回落。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當地開一家店,賣賣的銷售出這些産品。
可惜,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都沒有財産保護的概念。有了大家都想要的東西,你就要有能力去保護它。
阿拉伯地區比中國還早發現琉璃也就是玻璃的製造方法。
所以他們可以把玻璃賣出很貴的價格。
事實上,當玻璃的製造方法泛濫之後。
玻璃已經不值錢,扣除成本也僅能獲得一點利潤。
但是彩色玻璃還是一樣美麗的。在這個時代寶石沒有被大量發現大量挖掘的時代。玻璃吸引住女孩子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