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錢汝君他們這次出發是漫無目的的。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地圖,錢汝君讓金麥城裡的負責人繪制的地圖,也只不過把金麥附近畫起來。

由於這時候還沒有地球的概念,而地球的概念,已經牽扯到神秘領域,所謂天圓地方,是這個時代人的概念,要強迫他們相信人站在球上,還必須有其他太多太多的事情能夠佐證。

錢汝君不想自找麻煩。

反正畫小地方地圖,還不成問題。

大地方地圖,她親自出手修改,用羅賓遜地圖投影法來繪,也不致於太過困難。

其實,這個年代地形的面貌,與後世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幽州人口極少,在這片新生成的土地上,大多是沼澤,而這時代的人,對於種水田,還沒有太清晰的概念。

金麥城現在靠施肥灌溉,已經可以達到三倍收成。可知,原本的收獲量有多低。

這時代生産的糧食,其實根本不夠人吃。

附近人口的增加,很多都是錢汝君成立了金麥城之後才慢慢增加的。

金麥城成立之後,産生了非常大的聚集效應,能夠搬遷的都搬遷過去了。

導致於這片地方即使是一些大地主,也不見得會住在這裡。

他們透過軌道交通,完成了可以快速來回的任務。他們回來,現在估計就是要收地租的而已。地主與佃農之間的感情,正在陌生化。所以一般佃農,要是跑得動,存得到錢。也想去金麥城。

因為在金麥城,他們雖然也要租地,但是能有更多收成。渠道裡的土,還能拿來施肥。

這是大漢的農民,想都沒有想過的。

傳說,在金麥,收成可以達到其他地方五到十倍。

而金麥城的大地主,願意給你第一年的糧食。收取二成的田租。

看起來很多,但是糧食生産十倍之後,二成不算什麼了。

大量的人把家搬到金麥城或者是金麥城的衛城裡面去了。

而被留下來的往往是遷不走的。

對大漢的百姓來說,其實這些也無所謂。

因為在哪裡,只要有一片土地可以給他工作,他就能夠活得下去。

土地是不缺乏的。

只是大部分的土地是地主的。

他們還要繳納糧食給地主,還有朝廷。

面對這兩個最大的討債鬼。他們能夠留下來的食物僅僅夠他們存活。連吃飽,都是個渴望。

所以錢汝君選擇往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