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持人面帶微笑內心複雜的望著林隱,然後她看到林隱笑道:“我能和孟一元握個手嗎?以前只在電視上見到,現在親密接觸一下。”

女主持人當然說可以,她笑著看著孟一元,心想這裡孟一元不會捅婁子吧。

孟一元倒是沒女主持人想得那麼偏激,他從冠軍座位上走下,走到林隱面前,主動伸出了手,然後輕輕握了兩下就放開。

本來女主持人以為這樣就結束了,誰知孟一元走到了林隱身邊,十四歲的孟一元個子比林隱還要微高一些,他在林隱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話。

林隱微笑著側過頭,眼中含笑望著孟一元。

孟一元看著那帶著笑意的眼,不自覺撇過頭。

比賽很快開始。

因為林隱是臨時發起挑戰,考慮到時間原因,他們並沒有連著賽四場,而是一場決勝負。

這次加賽進行的比賽專案是“快速撲克”。

一副撲克牌遞到了主持人手中,林隱和孟一元分別站在主持人身邊,為了表示公正,主持人重新洗了一遍牌,然後她把牌放在桌子上,用不快不慢的速度將這些牌全部滑開。

等撲克牌全部滑開後,主持人給了他們一分鐘的看牌時間,然後把撲克收起,又給了他們各自一分鐘的時間回憶,然後主持人請他們回到各自的座位上用螢幕將剛才那副牌還原。

於此同時,臺下的觀眾也在各自的螢幕中選擇撲克牌進行還原。

“我是記憶王”這一綜藝節目內容創新並不強,幾乎是將世界記憶錦標賽的比賽專案內容套搬然後降低難度進行比賽。

但它的收視率並不比同期的燒腦記憶節目差,除了話題爭議『性』頗強的孟一元一直擔任冠軍很多人邊看邊罵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場節目互動『性』非常大。

場上進行的比賽在場的嘉賓可以使用節目組提供的儀器進行『操』作,當然,他們做的題目比比賽者做的題目難度要小一些。

比如說“快速撲克吧”,林隱和孟一元眼前的螢幕分兩欄,一欄是空的52張撲克牌面,然後下面一欄是開啟的52張撲克,他們得從底下52張撲克中選出自己記住位置的那一張放上去。

而臺下的觀眾做的題目,第一欄也和林隱和孟一元一樣,是空的52張牌面,只是牌面上都用阿拉伯數字標了序號,重點是底下選擇欄。

觀眾的選擇欄只有3張撲克,點到不同的牌面,會出現3張撲克任由觀眾選擇,其中有一張是對的,而且其他選項的撲克干擾『性』極低,極大降低了遊戲的難度。

場外的觀眾也可以用掃碼參加即興比賽,他們的成績會計入比賽系統中,成績優勝的觀眾會收到節目組邀請電話,邀請他們來現場錄製“我是記憶王”,根據他們的成績和意願,將他們定位節目嘉賓觀眾或是節目挑戰者。

場外觀眾做的題目有兩種,一種是孟一元他們做的比賽者高難度題,一種是觀眾做的挑戰『性』題,做題和節目觀看平臺切換非常快捷,這也是“我是記憶王”收視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節目錄制在週日上午十點,是現場直播,一般節目進行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很多上班族和學生會選擇這個節目觀看做題,既能看孟一元裝,又可以做題訓練自己的大腦,鍛鍊自己的腦力思維能力。

所以上有很多人都說,孟一元該慶幸他參加的是“我是記憶王”,要是參加明星嘉賓多,內容變化豐富的“燒腦,你能行”準要被噴個半死,因為“我是記憶王”的觀眾比“燒腦,你能行”的觀眾素質要強。

孟一元那邊彩燈亮起,他完成了做題,林隱這邊彩燈也亮了起來,主持人笑道:“選的都很快啊,我們來看一看做的如何。”

主持人先看了孟一元的答案,撲克下出現的是紅字100,52張牌全都正確,臺下都是一片驚歎聲。

主持人又看了林隱的答案,撲克下系統判斷正確率也是100,主持人和觀眾一起看了一遍,也全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