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采和舅母隱約透『露』過邵慶之愛慕姚思蘋的事,蕭氏不是迂腐之人,她本就存著給邵慶之相看親事的心思,只是邵慶之不知是未開竅還是眼光太高,蕭氏每次有意帶他相看適齡女子,都被他用年紀尚小功名未得的理由搪塞掉。

藍采采給蕭氏透了底,蕭氏對姚思蘋就格外關注些,每次姚思蘋上門她也會出面接待觀察這女子的品行。

蕭氏對姚思蘋的印象頗好,她發現邵慶之對姚思蘋也的確格外不同些,就留了心思。

藍采采問蕭氏看的怎麼樣,蕭氏卻笑說這事不忙,她當下要辦的大事是藍采采的及笄禮。

女子十五及笄,可婚嫁也。

因藍采采有孝在身,婚事還有一年,但是及笄一事不能草率,尤其是在藍采采沒有父母依靠的情況下。

邵彥章是名士,知交遍天下,留在家中的時日並不多。因為藍采采的及笄禮,他還是從外地趕回。

為了藍采采的及笄禮,蕭氏頗費了些心思,請來的都是極有德望的『婦』人。

藍采采非常感動,她雖然沒了親生父母,但是舅父一家待她如同親女,她暗自發誓日後定要孝敬舅父一家。

及笄禮行完之後,邵彥章在家逗留三個月就又外出遠遊,家中事宜全交給蕭氏處理。

蕭氏開始教藍采采持家,她說藍采采心『性』單純,若再不學些東西,只怕嫁到京都會被那席家女眷欺誹。

為了專心教導藍采采,也為了讓邵慶之靜心修學,蕭氏把邵慶之送去了鄰州的青冠書院,那書院坐落在城郊之處,人煙稀少,是求學的好去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藍采采學持家後就變得很忙,席家很快派人來說婚事,覺得九月迎婚是最好的,那時的日子最好。蕭氏果斷允諾下這樁婚事,敲下婚期開始給藍采采整理嫁妝。

及笄禮之後藍采采就甚少再見姚思蘋,姚思蘋說是要跟隨家中女眷去寶羅庵拜觀音,還要小住一段時間,可能很長時間都不能來見藍采采。

藍采采在家中留了三月又去看姚家探望姚思蘋,得到的訊息是姚思蘋留與庵中師太甚是投緣,歸家後沒有多少時日又去了寶羅庵問佛。

藍采采猜測姚家可能出了什麼事,和蕭氏提起姚思蘋,蕭氏只說這姚家混『亂』,出身在這樣家庭的姚思蘋心思也是比較複雜的,不是純善之輩,藍采采不該與她多加交往。

藍采采不好再辯,蕭氏似乎有些不喜姚思蘋。婆婆挑兒媳不只是看女子品行,還要看家庭出身,姚家姐妹在外的名聲並不算太好,姐妹鬩牆相害,爭鬥不止,很多人家都看她們的笑話。

直到出嫁前,藍采采才見到姚思蘋,姚思蘋請她吃了一頓她親手做的素齋,又贈了她一塊翡翠玉佩給她添妝,就沒再見面。

藍采采嫁到京城後,花了些時候適應京都的生活,過著不鹹不淡的日子。生活說不上有趣,也不能算無趣,就那樣過著。

直到有一天,有兩個女子說要求見藍采采,她的生活才發生了鉅變。

喜歡快穿之請給五星好評請大家收藏:()快穿之請給五星好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