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那年回來後,她爹媽開始準備動手完成她的終身大事。可那時她已經受了西方戀愛自由的觀唸的侵染,加上內心過分驕傲,根本不相信相親這麼古老傳統的形式能帶給她幸福,所以即便爹媽陸陸續續地給她介紹了許多門當戶對的男青年,她也都全部一一拒絕,連見都沒去見。

有時候爹媽專程請人家男方來了家裡,她也從來不對人家擺出好臉色,一般就是視若無睹地直接出門,連個招呼也不打,氣得她媽天天苦口婆心地勸、罵,幸虧她爹爹很疼她,什麼都依著她,所以她到現在還可以有完全的自由。

其實她那時回華城上大學後不久,心裡是慢慢有了個暗戀的物件的,那就是李同凱。

雖然她和他的接觸不多,但那時李同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人所共知,學校的女生們對他的簇擁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最好的例子便是,你只要去聖城大學說一聲找李同凱,保準沒有人不認識他,女生們還會嘰嘰喳喳地十分興奮地帶你過去。

她還未見過他時,就已經聽過他的名字。後來見到他真人時,才發現她的同學們真的所言非虛。

他的確長相英俊,性格脾氣溫和,能力強,家世又很好,父母親都是知名的大學教授,在華城說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連寫的鋼筆字都剛剛正正,十分清雋。那時候,她曾偷偷看過他在同學會內親筆寫的宣傳手冊——《致華城同學書》,那雋永的字跡讓她現在都記憶猶新。

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家世和教養才讓他如此出色,可這出色又偏偏不讓人覺得嫉妒,不像她一樣,過分優越的家世和言談舉止,很容易讓她跟旁邊的同學顯得格格不入,想要參與進去她們也更難。

——她剛去聖城大學那段時間,班上的女生都幾乎不跟她說話。

不過因為內心小小的驕傲和矜持,即便有這樣朦朧的好感,周生生始終不會去主動接近他。

偶爾只是由同學引見,或者在學校裡碰到,知道對方名字,點頭打個招呼而已。

後來她從家出來,也沒有繼續上學,更少見到他,平常也只能從常媛媛口中知道他的一點點動態。都快覺得他只是她心底裡一個模糊的影子了。

但是今天,他說的是真的嗎?

他真的很早以前就對她有意嗎,只是因為她的家庭抗拒著?可是以前明明毫無徵兆啊……

就這樣懷著莫名的心思回到了王家。

第二天,也就是這個星期的星期二。

她接到李同凱寄給她的一封信。

信是李同凱買通了一個在王府裡燒飯的老婆子帶給她的,看那老婆子把信塞給她時慌慌張張,匆匆忙忙,嘴裡喃喃念著:“老天保佑”,生怕被人抓住的樣子,想必是王府的規矩很森嚴,如果被抓住,絕對不會輕饒。

所以,她想,他應該費了不少功夫吧。

但不得不說,她接到的時候是有些驚喜加感動的。

其實腦中也有閃過可能跟她說那些話只是為了讓她做內應的念頭,不過在她心中他一直是個正直又努力的人,不會這樣騙她的。

在她心裡面,人一直有很堅定的劃分。

有些是一輩子的好朋友,比如常媛媛,她一直都記得她第一天在聖城大學上學,也許是她父親名氣太大,她又插班得太明顯,而且她當時一身洋裙和首飾,在班裡太突出,根本沒有女生願意和她說話。

那時候,是常媛媛第一個跟她說話。她無法忘記她笑著說:“你好,你穿的很漂亮。”的時候的感動——雖然她臉總是臭臭的,可她真的很容易被感動。

她忘不了那些日子,她跟她一起上課下課,與她交好,哪怕被別人在背後說她巴結她,她也不怕。還帶她知道同學會,參與活動,她是她最好的朋友,這是永遠也不會變的。

而有些人是根本不能褻瀆的,譬如李同凱,就是那樣一個,有思想有抱負有才華又有行動的青年,能夠在同學會裡工作而且能做到那個成就,得多努力啊,他是真正值得崇拜的人。

還有一個——介於親人與朋友之間,那就是王賀。是她曾經永遠不變的認為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現在不用提了,他已經被排除在她朋友之內了。

開啟信。

字並沒有多少,一頁紙,大概也就只是三十多行。

可她卻覺得很寶貝。

懷著急促心情卻又動作緩慢地一行一行看下去。

他的話很清和,沒有鼓勵或者催促她一定要為他們當內應,只是給她說了些最近同學會的一些活動,還有問問她過得怎麼樣,需要什麼幫助。

看,他就是這樣一個誠懇的人。

周生生很高興,她甚至覺得自己閃過的邪惡的念頭完全侮辱了他。而他在她破身之後才表明心意,正是因為他正直有擔當。他明確的告訴了她,就算被侮辱失身了也不用怕,他會等她,這才是真正的愛。

☆、第 2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