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命苦的女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姑蘇醉人亦養人,這裡的姑娘水靈靈個頂個的漂亮,如是凌霄寶殿中採花的仙女。這裡公子腹有詩書氣自華,手持摺扇如是人間風流謫仙。八月的姑蘇最是醉人,弱柳拂面,桂香撲鼻,滿街的桂花簌簌落在青石板上,一片金黃,踩在上面甚是舒軟。
街上翠柳間蕭九遙雙手抱著後腦勺跟在孩童身後,前面的孩子一手舉著一支糖葫蘆,腰間還多了一個小錢袋兒,走起路來裡面的銅板兒相互撞響,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蕭九遙沒有給他買二十一支糖葫蘆,而是隻給他買了兩支,剩下的十九支換做了十九個銅板兒。
“你爹爹是做什麼的?”
蕭九遙問道。
每一個父親都是孩子心中的蓋世英雄,蕭九遙也不例外,事隔經年即便他已經想不起父親的模樣,但還記得兒時騎在父親脖子上放紙鳶的場景。
一路上蹦跳開心的孩子瞬間沉默下來,只回了一句:
“我沒有爹爹。”
語氣中夾雜著一些狠勁兒但更多的卻是委屈。
二人沉默了好一會兒,蕭九遙開口輕聲說道:
“對不起。”
孩子已恢復到原來開心的模樣兒,大度說道:
“沒關係,即便沒有爹爹我和孃親也能好好活下去,等遠兒長大了找一個媳婦兒一起照顧孃親。”
這般大的孩子一個人照顧他母親應是很累吧,所以才會生出娶一個媳婦一起照顧孃親的想法兒。
“對了,還不知你叫啥,都給你買了兩支糖葫蘆了,告訴哥哥吧。”
孩子說道:
“我叫念遠,孃親說爹爹姓王,我叫王念遠。”
腳底舒軟的蕭九遙微微皺眉,這名字聽起來好生熟悉,似是在哪裡聽見過一般。恰巧,一片桂花落在蕭九遙肩頭,蕭九遙小心將其捏起放在桂樹樹根下。天下間名字相同之人數不勝數,何必去想這些呢,即便是同一個名字也未必是他所想之人。
二人愜意走在路上,他很好奇這樣一位母親是如何將孩子養大的,便又繼續問道:
“念遠,你孃親是做什麼?”
王念遠朝著嘴裡塞了一個糖葫蘆,聲音含糊說道:
“以前是彈曲兒的,如今是種菜的。”
彈曲兒?蕭九遙出身桂春坊,說到彈曲兒自然會是想到青樓花坊這些地方,他長嘆一口氣,絳珠說的果然沒錯,在哪裡的都是一些命苦的女子。若非生活所迫,有那位女子不願在家相夫教子,又有那位女子不願做那良家淑人。
蕭九遙也猜到了七八分,院子坐落那等僻靜的地方,當年這母子倆兒定是沒少遭人排擠。想必是王念遠漸漸長大,那夫人也不願連累孩子,便也就不做那行當了,畢竟那不是什麼光彩的活計。
七拐八轉的,終於是走回了家,即便蕭九遙跟著孩子來了兩回,依舊是記不住路子。王念遠一進門兒便朝著孃親炫耀他從蕭九遙哪裡“掙來”的十八個銅板兒。
“孃親,你看。”
王念遠手提著嘩嘩作響的錢袋兒。
婦人板下臉嚴厲問道:
“你是從哪兒來的?平日裡孃親可曾這樣教過你?趕緊給人還回去。”
王念遠委屈說道:
“孃親,這是蕭公子給的,他答應給遠兒買二十支糖葫蘆,不,是買二十一支糖葫蘆。遠兒拿不完,他便給了遠兒十九個銅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