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已經是徹底將衛燕給得罪了。

趙麻子混了這麼久,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所以他先是害怕,隨後也生出了更加歹毒的心思。

人,他已經得罪了。

這衛燕的身份那麼高,又是狀元之才,卻跑來這裡當一個縣太爺,若不是鎮國公府的人腦子壞掉了,便是衛燕是真的想做出一番事業來。

冰河縣就是他開始的根本所在。

若是如此的話,那他趙麻子便是衛燕要在冰河縣立足之前鏟除的第一人。

所以即便他現在服軟投降,等候他的也不是什麼好的結果。因為衛燕要殺雞儆猴。

看看現在的縣衙,他請假不在的時候,人都被衛燕換了大半,原本他的親信如今都被衛燕給打發的遠遠的。剩下來的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

他之前做下那麼多事情,隨便一樁敗露出來,都是殺頭的大罪。

所以現在擺在趙麻子面前的也只有一條路了。

那便是讓衛燕死於“意外”!

何為意外?被山上的土匪殺了,便是意外。

橫豎這個冰河縣是出了名的土匪橫行。

既然鎮國公府的人將他們的大公子送來,便是也對此有了瞭解的。不然衛燕的身邊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侍衛保護著。

他知道這為衛大公子的確是體諒百姓疾苦的。

衛燕初來的時候,他們便是在田間地頭上將這位新縣太爺給撿回去的。那時候衛燕正在幫人家插秧。

所以他要尋一個理由將縣太爺從縣衙裡面支出去。

只要將人從縣衙裡面弄出來,侍衛便總是會有護衛不到的地方。

他再將訊息傳給黑風山的人,讓他們來一個半路截殺,直接要了衛燕的命。

只要衛燕一死,他再帶著人將知情的黑風山土匪“剿滅”,到時候不光他做下的那些事得以隱藏,便是在鎮國公的面前沒準也能立下一功!

那時候黑風山的人都被他弄死了,再無人知曉衛燕真正的死因,即便鎮國公府派人來查,也只能摸摸鼻子認倒黴,誰叫他們將自己府上那種文弱公子送來這種虎狼之地呢!

一箭雙雕啊!

趙麻子越是想,越是覺得這條路子可行,如今他也就這一個辦法了,不行也要行!

好在其他各處還有不少他的人在。

趙麻子覺得自己運氣不錯,剛想要睡覺,就有人遞枕頭。

斜橋鄉的村民因為搶水源的事情鬧了起來。

斜橋鄉分前後兩個部分,上游的村民築壩蓄水,下游的農田便得不到灌溉,幾乎每年夏天,都要因為水的事情鬧上幾回。

趙麻子得了這個信,一邊派人去斜橋鄉攪和一下,激化了村民之間的矛盾,他找人暗中在河堤上弄了一個口子,上游蓄的水就從這口子裡面一洩而下。這就徹底激怒了上游的村民。

哪裡知道還有更巧的。

這幾日忽然下起了大雨,那雨叫一個大,上游村民原本是找了東西將口子給堵上不給下游水,可這雨一下雖然是緩解了下游稻田的旱情,但是卻是讓上游河水暴漲,那被修補的地方被大水沖開,水流直接不受控制的直接沖入了下游的稻田之中。

眼看著千畝良田的稻穀直接被水給沖毀了。

冰河縣這地方冬季時間長,也就指著夏季這一季的稻米豐收了,所以老百姓都將這些田地當金子一樣的看,平日裡為了灌溉的水都能打一個頭破血流的,現在上游的堤壩破裂,致使下游被淹,那下游的村民哪裡還能忍的住,當天就扛著鋤頭和耙子直接殺上了上游,他們不光要一鼓作氣拆了堤壩,更要讓水也將上游的農田也一併淹了。

他們沒飯吃,自是不會讓上游的人也好過。

上游的人一看這架勢,不打不行,也找了精壯年輕的小夥子組成了護堤隊,這兩邊一碰,就真的廝殺了起來,第一天就死了五個人,傷了二十多人。

趙麻子見這效果比自己料想的更好,心底是樂開了花。不過作為縣丞,他還是面有憂色的趕緊將這一訊息傳遞給了衛燕。

衛燕得知之後,哪裡還坐得住。

這樣的鬥毆繼續下去,便是兩敗俱傷的後果。他作為縣令,不能不管。

他也不敢怠慢,直接帶了二十個侍衛就騎馬直奔後河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