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抵就是“你若聽不懂道理,我也略懂些拳腳”。
而陸北顧與盧廣宇兩人看著就斯文,既是本地人又是縣學的學子,雖然沒有正式的功名但那也是正經讀書人,自然不在他們阻攔之列。
過了石牌坊,眼前景緻驟然開闊。
條石鋪就的小路兩側遍植海棠,此時正值花期,層層疊疊的花朵壓得枝條低垂,宛如給道路搭起錦繡穹頂。
幾個挑著書箱的僕役穿行其間,衣袂拂落的花瓣簌簌飄在青石板上,地上盡是金色的水痕。
“這海棠......”
他俯身拾起一朵掉落的,發現花瓣竟是金線般的紋路。
“據說是從成都特意移來的‘金縷海棠’。”盧廣宇壓低聲音,“一株就值十貫錢,周員外為運這些花木,特意僱了船隊走水路運來。”
陸北顧怔怔地望著眼前的海棠樹。
一株,便要嫂嫂日夜勞作四個月不吃不喝方才買得起。
而眼前所見又何止一株?怕是百株都不止!
貧寒人家辛苦一輩子,都買不起這片富家別業裡用來觀賞的海棠。
心裡有些不是滋味的陸北顧,隨著盧廣宇繼續前行,忽聞水聲淙淙。
只見假山疊嶂間瀉下一道飛泉,水珠濺在太湖石上,將石面沁出青黑色的斑紋。
泉邊立著塊丈餘高的靈璧石,天然形成的凹凸紋理竟似幅潑墨山水,石面陰刻著“漱石枕流”四字。
盧廣宇好奇地伸手,手指剛要觸碰石面,假山後突然轉出個書童。
書童倒也沒說什麼難聽的,只是提醒道。
“相公小心,這靈璧石每日需用蘭湯拂拭,沾了手汗要起白斑的。”
他訕訕地收回手,兩人繼續前行。
穿過月洞門,眼前就豁然現出了一棟三重飛簷的藏書樓。
樓前用整塊黟縣青石鑿成硯池,池中游動著幾尾的硃砂鯉。
而池畔則設著數十張梨木書案,案頭還擺著沉沉嫋嫋飄著煙氣的博山爐。
有不少人已經坐到了書案後,兩人也撿了處對著硯池的位置坐下。
陸北顧掃視一圈,發現多是陌生面孔,想必是周邊州縣的讀書人。
羅氏羈縻地區所毗鄰的行政區非常多,而位於北面的古藺鎮,周圍就有瀘州、純州、滋州三個州,因此很多人他不認識是非常正常的。
“這就是名為‘漱玉樓’的藏書樓了。”盧廣宇用眼神瞟著對面的建築說道,“聽說裡頭藏了五千卷書,有些還是前朝孤本。”
正說著,方才還都在各自私語的人群忽然安靜下來。
一位二十出頭年輕人和一位中年男人,在一眾僕從的簇擁下來到了這裡。
“今日群賢畢至,老夫不勝欣喜。”周員外聲若洪鐘,“這漱玉樓藏書諸位可隨意取閱,午時在花廳設了文宴,還望各位揮毫盡興。”
他旁邊的年輕人一襲月白襴衫,腰間玉帶瑩潤生光,下頜昂著看起來頗為自傲。
“那是周員外的獨子周明遠。”盧廣宇湊過來低聲道,“從小就請了不少老師,自己也肯讀書,尤其擅長帖經、墨義,就是詩賦差了點。”
“而且他去年就過了州試,聽說今年拿解額板上釘釘,大約是能搏一搏禮部省試的......若是周家真出了個進士,那可就不是商賈之家了。”
陸北顧聞言點了點頭。
在大宋這種科舉制度下,能在這個歲數考上舉人的,也說明他確實是自己有學問有本事的,傲氣點很正常。
不過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自己只是來免費蹭書蹭吃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