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邵先生,胡先生,這裡是我家的祖宅,可惜到了我的手裡,我只是一個教書匠,根本沒有財力維持這座宅院,這裡的花花草草都是學生們幫我打理的!”

李義一邊走著,一邊暗自稱奇,方老師家裡竟然有很多寶貝,比如一個用來種花大瓷盆還有一個半人多高的養著金魚的魚缸,全都是明代的好東西,年代最久遠的是一座豎立與花園一座小池塘邊的石碑,竟然是宋代的。

根據石碑的記載,李義得知方老師的祖先是宋代理學大家朱熹的高足,只是這塊石碑表面的碑文被人用某種很特別的方法遮蓋住了,看起來就成了一塊普普通通的大石頭。

“老師,您有空來蘇州一趟嗎?弟子在這裡發現了好東西!”

“老師,您有空來蘇州嗎?什麼,您老就在蘇州,那您知道廷芳軒嗎?您老知道,那太好了,弟子在這裡恭候您的大駕!”

李義一邊走,一邊急忙給馬老和鄺老打電話告訴二老自己的發現,當他跟著方老師來到了一處很具特色的亭子前的時候,不禁停下了腳步。

“方老師,您對自己家裡的這些東西是否瞭解?”

方老師一邊走,一邊介紹說:“家裡的好東西全都在那場浩劫被毀了,原本宅院不至於破落到現在這幅模樣,其中的原因和那個時候的大災難有關,我這些年也曾得到過一些朋友的援助,並且把我的養老金也都投了進去,可惜只能夠修繕前邊的一個小院落。”

方老師看到李義三人突然不走了,站在一座亭子前仔細地觀賞,於是又掉頭回來。

“怡然亭!”

沒想到這座亭子竟然大有來頭,李義心裡暗自盤算著,猛地他看到亭子一角的基地有被人挖過的痕跡。

“方老師,您這裡的亭子誰動過?”

“這個亭子,還不是就是剛才來的那一夥人的老闆,我也不知道他是哪裡冒出來的!”

“您是怎麼認識這個人的?”李義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老闆越來越感興趣了。

“我退休的學校有人來捐款,其中就有這個老闆,他那天跟著學學校的領導非要到我家裡來,後來他又帶著人獨自來了一趟,並且在這裡挖了一個不深的坑,就突然說要買下我的祖宅,並且承諾會保護好我的這座祖宅!”

“幸虧,您沒有答應,我想很快這一切就都有答案了!”

李義三人跟著方老師回到方老師居住的小院,這裡是一處集明代,清代園林大成的精緻小院,面積並不大,約莫二三百平米的樣子,正房三間,左右廂房各一間。

正房和廂房全部雕樑畫棟,一水的紅木建造,是一座儲存的極其完好的純木質建築物。有些邊邊角角的地方有著很明顯的修繕過的地方,這肯定就是方老師自己掏錢修複過的那些地方。

“方老師,沒想到您這座小院真是別有洞天啊!”

李義,邵武,胖子走進方老師的小院之後,全都一愣神,這裡地方雖然不大,但每一處地方都顯得與眾不同,宅院的主任在明清的時候肯定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