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大學的禮堂向來是華清大學的重要標誌之一,佔地萬頃,面積極大,更有無數名人曾在此地留下足跡。

此時,能夠容納五萬人的禮堂內卻擠滿了人,十所頂級大學的學子全部雲集於此,更有著華夏國內最頂級的教授陣容。

寧缺毋濫向來是這十所大學招生時的宗旨,尤其是華清大學與華夏大學,從這兩所大學每年招生只有二百個名額就可見一斑。

華清大學與華夏大學兩所大學所有學子加起來沒到三千人,雖說其它八所大學招生時不向這兩所這樣堪稱萬裡挑一,卻也十分嚴格。

諾大的禮堂,不僅能夠坐滿這十所大學的學生,還能餘出幾個空位。

禮堂人聲鼎沸,就算每個人都刻意壓低了聲音,可幾萬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又能小到哪裡去?

華清大學的禮堂,只有新生入校,畢業典禮,或者是有各大活動的時候,才會允許進入,平時很少有人過來。

禮堂的管理人員看著場中的狀況,頗有些感慨,平日裡的清靜和現在相比,簡直就是兩個極端,空起來,是真的連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見,滿起來,就算高聲大喊對方卻也可能聽不到!

禮堂外面看著十分古樸,裡面裝修的卻很是華麗,明亮的光線照射到了每寸角落。

每所大學的學子都穿上了代表著自己學校的校服,這些學校的校服大不相同,平日裡也很少有人穿,只有在有什麼活動或是考核的時候才會穿上。

司法大學的學生全部身穿正裝,坐的筆直,好似真的已經步入社會,公事公辦不茍言笑的樣子。

明德大學,男生都是白色襯衫,黑色休閑褲的裝扮,女生則是淡粉色襯衫,黑色短裙的打扮。

崇義大學和慧真大學的校服雖然和明德大學差不多,卻在細節上做了改正,款式也不一樣。

商學院校服十分昂貴,每個學生從頭到腳,從胸牌到鞋子,全部加起來,最少也得有幾萬華夏幣,不過能夠進入商學院的都是家裡不缺錢的富家子女也不太在意這些。

而這十所大學中,最顯眼的校服就要數華夏大學和華清大學了!

華夏大學,男學生都穿著淡青色長衫,一副儒雅書生的裝扮,女學子則是雙袖寬松的素色短衫搭配著顏色略深的藍色及膝裙,有點類似地球上民國時期學生的打扮。

華清大學雖然是科技大學,可它的校服卻絲毫看不到一點代表科技的地方,至少林嫣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可是驚訝非凡。

不管男女,統一身穿古代書生的那種純白色學子服裝,頭戴黑灰色儒巾。

就連教授們都是一副古時候老夫子們的裝扮。

如果再拿上兩本古文,搖頭晃腦背誦一番,不清楚的人看到了還以為穿越到了古代學堂呢!

這十所大學同為一流大學,本身也是有一些競爭的,大學與大學之間也會有摩擦,由學生們涇渭分明的地區劃分與交流就可看出。

譬如華清大學的學生與相鄰的華夏大學學生並不說話,甚至看著對方的眼神都帶著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