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調皮的雲南空氣7(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部劇的名字叫《少年行》。
男主角韓景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曾是民國有名的年輕才子。
國破家亡之際,出於滿腔的愛國之心和少年的熱血情懷,他在二十歲時和朋友一起投筆從戎,卻在二十六歲便戰死沙場。電視劇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時間的故事,
韓景這短暫的一生沒有娶妻,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危急之時,無心個人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心裡的那位白月光。
他的白月光小姐唐梨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唯有韓景為她寫過不少文章和詩詞,對她極盡贊美之詞。說她是“斯人只應天上有”,說她只是平平常常地向他投來一眼,就如同剎那間繁花盛開,他心如擂鼓,眼裡心裡唯餘她一人而已。
不過韓景的文章裡其實從未提過唐梨的名字,確認這個女孩叫唐梨,是因為韓景妹妹韓雨琳的口述。
韓雨琳和唐梨曾是摯交好友,韓雨琳到現在尚在人世,是這部劇的特別顧問。
唐梨則是年紀輕輕便病死了,甚至還死在韓景的前面。但韓景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在他的文章裡,他只願意寫她是失蹤了,是“回去了她在天上的府邸”。
看了韓景的描述,黃導看誰都覺得缺了點什麼,直到看見艾瓷。
他也形容不清楚這種微妙的感覺,但就在看見她的霎那,他的腦海裡一下子就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是了,這就是唐梨。
艾瓷一目十行地把整本劇本翻了過去。
這裡面的故事倒是眼熟。
雖然和記憶裡有些出入,但她還是想起了這是她最近一次休眠之前的事情了。
她記得韓景,韓雨琳和唐梨她也都認識。
只是這個初見的場景,還有這些個韓景回憶裡的日常點滴,怎麼看怎麼像是她和韓景的故事。
韓景的白月光真的是唐梨嗎?
韓雨琳為什麼要把她的故事套到唐梨的頭上?
不過艾瓷暫時沒那個心思計較這出“冒名頂替”的戲碼,畢竟她一直只當韓景是普通朋友,是不是被人頂替了白月光身份她一點也不介意。
對於幹一行愛一行的艾瓷來說,還是演好這個角色更重要。
不過既然這個“唐梨”其實是她自己,那演起來可就更有把握了。
只是看過了這劇本,艾瓷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情。
唐梨是一個孤兒,艾瓷曾撫養過她一段時間。
在那個戰亂年代,孤兒實在是太多了。
唐梨能被她撿回來,得益於她身上古怪的氣運。那氣運似乎對艾瓷也會有些影響,所以她便想要好好研究一番。
而時隔近百年,又出現了一個顧庭。
顧庭的氣運和唐梨的雖然不同,但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而且顧庭的氣運又比唐梨給她的感覺強烈得多。
這兩個人之間難道有什麼關系嗎?
艾瓷攥著劇本,目光定在虛空中,眸色深深。
她回老房子休眠的時候唐梨還好好的,以她的氣運,絕不該早早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