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將日本第十一軍全部殲滅,才能讓老頭子對你我重拾信任。”

薛嶽滿不在乎地擺手道:

“兩條腿怎麼能夠跑得贏對方的四個輪子,杜光亭都碰了一鼻子的灰,我們只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想來校長會理解的。”

他看著漸漸消失在夕陽中的第六兵團戰機道:

“摩托化步兵、數千輛坦克、數百架戰機,瞧瞧人家,簡直富得流油啊,遠超我們一個時代。”

“在那樣的軍隊裡打仗,將會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呀。”

參謀長知道薛嶽只是發一發感慨,沒有背離校長的意思。

“校長已經完全控制了西南諸省,政府各部門也在計劃發展軍工業。”

“有華北的發展經驗在前,他們只是抄一抄作業,不用動腦子。”

“想來不久之後,西南各地的工業會有一個高速的發展,第六兵團有的,我們也可能有。”

薛嶽搖頭,政府高層是什麼樣子,他心中有數。

他也曾研究過第六兵團,因而知道江東所走過的道路放在重慶身上,後者是走不通的。

將那些雜七雜八的念頭拋諸於腦後,薛嶽走進臨時指揮部。

“咱們的老對手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突圍時間,重重包圍之下他很可能會孤注一擲,放棄部隊原有的編制,打散之後趁夜突圍。”

“命令各師做好防守,不要輕易進攻,如遇鬼子突圍,集中最優勢火力將他們打回去。”

“第六兵團的裝甲集團軍有2000多輛坦克,小鬼子是不會拿自己的腦袋去撞鋼鐵的。”

“相較之下,我軍較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是!!!”

南京的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內,畑俊六已經失了方寸,他幾乎一刻也停不下來,要麼原地轉圈,要麼撓頭抓耳。

長江北岸已經全部落入了華夏軍隊之手。

儘管派遣軍司令部命令撤退部隊燒燬所有的渡船,但畑俊六還是很擔心,擔心長江天險擋不住華夏軍隊。

在安慶,華夏人只用了三四個小時便建造起了一座能夠供坦克通行的浮橋。

華夏工兵的能力震驚畑俊六。

他要考慮長江防線,也要考慮被包圍的十一軍。

日本中國派遣軍一共有三個軍,即駐紮武漢的十一軍、南京和上海的第十三軍,最後是駐紮廣州的二十一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軍被團團包圍,一個軍離不開長江防線,一個軍被華夏軍隊所牽制。

畑俊六用盡了所有的手段,戰局卻仍在一天天惡化中。

他體驗到了岡村寧次、植田謙吉等人的無力。

“有兩個旅團的援軍會從臺灣趕來,他們將在杭州登陸。”派遣軍參謀長後宮淳略顯激動地說道。

畑俊六立刻在地圖上找到了杭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