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登陸濟州島後,日本人為了避免濟州島失陷,開始命令九州等地的陸基飛機起飛前往支援。

日軍飛機在濟州島上空遇到了如幽靈般迅捷而又神出鬼沒的華夏先進噴氣式戰鬥機。

面對噴氣式戰鬥機時,螺旋槳戰鬥機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日軍飛行員連敵方戰機的身影都還沒有看清楚,座下的戰機便被打爆。

無線電裡傳出了一聲接一聲的淒厲的驚恐大叫。

日本飛機被碾壓,飛行員被恐懼所支配。

各種各樣的情報傳到了第一艦隊旗艦長門號戰列艦之上。

雖然還不知道華夏噴氣式戰鬥機的具體效能,但第一艦隊司令高須四郎能夠感受到那種被碾壓的無奈。

他在向天照大神祈禱,祈禱華夏裝備的噴氣式戰鬥機數量稀少。

日本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已經啟動,但由於工業能力遭到連續不斷的打擊,研製工作的進展十分不順利。

既然艦載機的效能沒有對方強大,那麼就只能依靠戰術和數量來彌補了。

糾結和思索許久之後,高須四郎決定不直接殺向濟州島,而是先往南邊繞一個大圈。

藉著黑夜的掩護,保持無線電靜默,用一晚上的時間繞到濟州海峽的東邊海域。

高須四郎認為華夏航母戰鬥群就躲在濟州島的北方,艦隊繞道東方黃海海域後,可以先發制人。

最樂觀的情況是,讓華夏的噴氣式戰鬥機沒有從航母上起飛的機會。

………

由於受到地球曲率的影響,對海搜尋雷達並不像對空搜尋雷達那樣,以兩三百公里的距離起步。

實際上,三大艦隊的航母以及其他艦船裝備的對海搜尋雷達最遠距離不超過30公里。

這樣的距離只能為艦隊爭取到幾分鐘的預警時間。

因此,當日軍艦隊保持無線電靜默和燈火管制航行之後,渤海和東海艦隊是不容易發現日軍痕跡。

12月13日清晨,渤海艦隊旗艦北平號上。

“有一點可以確認,鬼子的艦隊沒有直奔濟州島而來,在和我們躲貓貓!”渤海艦隊司令員楊萬全說道:

“偵察機最後發現日軍艦隊是在濟州島以南200公里的海域,從圖上看小鬼子兜了一個大圈,很可能會出現在我們的北邊和東邊。”

東海艦隊司令鄭風華笑著道:

“小鬼子是被濟州島上的空戰打怕了,不敢輕易露頭啊!”

“老楊,你偵察機的作戰半徑不是在七八百公里麼?”

“不管鬼子艦隊隱藏在哪裡,他們肯定都在這個範圍以內。”

“黃海對於超級航母來說就是一個大澡盆子,偵察機四面出動,一定能把鬼子艦隊揪出來。”

楊萬全點了點頭,他看了一眼手錶,發現已經接近730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