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凌晨,江東也趕到了靖江,將現場觀摩火箭軍的第1戰。

凌晨3點之後,長江北岸暗流洶湧,數以10萬計的渡江部隊和各種各樣的渡江工具從黑夜中悄然浮現。

衝鋒舟、兩棲運輸車等進入最佳狀態,時刻準備向南橫渡。

由伍國華指揮的第3集團軍的炮兵部隊也將炮口對準了預定目標,上千門火炮分佈在十幾個陣地上,他們將是渡江部隊最好的掩護。

空軍將出動兩個航空團,270架戰機掩護作渡江部隊。

在其他方向,第6集團軍、裝甲集團軍以及海上的兩大艦隊也做好了準備。

攻擊將是海陸空三位一體的,也將是全面和全線的。

臨近拂曉火,箭軍的東風1號加註滿燃料,做好了發射準備。

因為東風1號的效能還不穩定,安全起見,江東被安排在了距離火箭軍陣地約兩公里外的一個山丘上。

王老虎在前線指揮,謝成瑞於後方掌握大的行動方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他予以厚望的東風1號之中。

在未來的軍事領域,導彈將成為最關鍵、最重要、最具威懾力的武器。

萬事開頭難,東風一號是軍事科學研究院的起步之作。

只要東風一號經得起戰火的檢驗,那麼後續的研究就會變得更加順利。

火箭軍的司令官高文站在江東邊上,他將自己的指揮部也設在了這裡。

天邊出現一絲魚肚白後,江東看了看錶,發現攻擊時間已到。

他向身側的高文點了點頭。

高文會意,下達了導彈點火的命令。

江東將望遠鏡轉向了導彈發射陣地,心跳在不知不覺中加快。

火箭軍將一次性發射10枚東風1號彈道導彈,目標是100公里以外的江陰要塞。

這一朵又一朵橘黃色的火焰之中,東風一號接連升空,沒有出現發射失敗的情況。

江東和高文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

在他們邊上,無線電裡傳來了科研人員彙報導彈飛行狀態的聲音。

10枚東風1號像是10顆流星,在佛曉的天空中,它們的尾焰是那般絢爛和美麗。

正準備渡江的20多萬第3集團軍戰士全部發現了頭頂的異常,大家齊刷刷地抬頭仰望,眼中現出驚疑和好奇。

每一枚東風一號彈道導彈的造價在35萬銀元左右,成本可以說是極其高昂。

用10枚導彈打擊一個要塞,是不具備任何經濟性的。

空軍的鑽地炸彈也能解決江陰要塞,但江東還是首先讓東風1號登場。

原因無他,導彈是未來軍備的發展方向,要想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有充足的試驗資料。

空軍戰機升空,火炮也做好了炮擊準備,但所有的行動都必須在東風1號打擊目標之後。

王老虎舉著望遠鏡看了一眼頭頂的天空,嘴裡嘖嘖稱讚道:

“是真他孃的好看啊,就不知道實不實用。”

戰機上的飛行員看得更加真切,他們躲在導彈的飛行路線之外,嘴巴半張,頗為驚訝。

在前面80多公里的飛行過程中,10枚東風1號飛行狀態正常。

隨著導彈進入俯衝階段時,很多問題便開始出現。

在10枚導彈中,有兩枚開始緩慢偏離方向,繼續飛行下去,它們將在距離江陰要塞10公里以外的地方爆炸。

無線電中科研人員的聲音有些急切和慌亂起來。

站在江東邊上的高文看上去有些尷尬。

江東的臉皮微不可查地抽搐了幾下。

在此之前,東風1號已經進行了10餘次飛行試驗,每次都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