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午夜,中夏海軍第三艦隊司令熊元春和參謀長孟傑站在航母福建艦的艦島上,看著龐大的第三艦隊主力緩緩駛出軍港,兩人表情微顯亢奮。

第三艦隊此次遠洋出擊是一次豪賭,如果賭贏了,那麼有機會一戰而殲滅美海軍第六艦隊。

從離開軍港的那一刻起,全艦隊就開始保持無線電靜默。為了保證艦隊的行蹤不洩露,長城部隊和陸基飛機已經提前出發,幫助艦隊排除水下和空中的危險。

進入遠洋之後,航母上的飛機一律不得起飛,艦隊依靠洋麵下的遠征系列潛艇瞭解周圍的情況。

潛艇這段時間一直在襲擊美軍的跨洋運輸線,知道哪些海域是安全的,不會引人注意。

第三艦隊主力在潛艇的引導下沉默的前進,將於五天之後抵達目標海域,等待敵人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艦隊靜默航行被發現的可能性較低,但是最近這幾年軍事科技高速發展,想要繼續進行遠洋襲擊困難重重。

海軍之所以採用遠洋奔襲的方式,主要是對自身的軍事裝備非常自信,保證能夠在敵人發現自己艦隊之前首先發現對方,先發制敵。

航行路上所遇,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船隻,一律摧毀。

第四艦隊在第三艦隊之前幾個小時大搖大擺的駛出軍港,向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海域前進,尋找美軍第七艦隊和南亞主力艦隊的位置。

當天,從斯里蘭卡海軍基地起飛的陸基作戰飛機嘗試攻擊進入馬爾地夫東部海域的南亞艦隊,海軍的交手終於開始了。

與此同時,中夏東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所屬之長城部隊,已經悄然離開了東海和日本海,進入北太平洋,活躍於馬里亞納群島、關島、千島群島附近。

部分先進潛艇一路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夏威夷海域,滲透到了美海軍核心區域。

海面之下的交鋒亦非常的激烈,潛艇的對決可謂驚心動魄。

美海軍裝備的主要是二戰時期的小鯊魚級潛艇和二戰末期的白魚級潛艇,這些潛艇都經受過戰爭的檢驗,效能堪稱優秀。

可無奈的是他們遇上了中夏最先進的遠征和長征系列潛艇,後者往往能夠先發制敵,美軍潛艇部隊損失慘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隨著戰爭的全面化,大洋之下的幽靈甚至越過夏威夷島,靠近美洲西海岸。

像幽靈又像刺客,靜靜地潛伏在深海之中,等待北平的命令。

中夏海軍最北端的軍事基地位於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上,這片土地是當年用技術和裝備從老毛子手中換得的。

戰爭爆發之後,美海軍用潛艇、軍艦和飛機封鎖了弗蘭格爾島和白令海峽,防止中夏海軍威脅其本土。

由於弗蘭格爾島距離中夏本土遙遠,沒有足夠的力量突破美軍的封鎖,海軍水面艦艇都靜靜地停泊在軍港裡,能突破美軍封鎖的只有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