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渡過萊茵河(第1/2頁)
章節報錯
1944年7月20日,在東線的蘇聯紅軍即將兵臨柏林城下的時候,西線聯合國軍終於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強渡萊茵河行動。
艾森豪威爾為強渡萊茵河作戰準備了85個師的兵力。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集中了數千架飛機、坦克以及五個空降師。
空軍部隊一直在萊茵河上空尋找渡河的橋樑,但截至強渡作戰的發起時間,空中偵察依然一無所獲。
渡過萊茵河之後正式進入第三帝國的核心區域,如果守不住萊茵河,那麼基本可以確定第三帝國將徹底失敗。
正因為了解萊茵河對於第三帝國的重要性,清楚第三帝國的軍人會死守萊茵河,艾森豪威爾才準備瞭如此雄厚的兵力。
7月20日上午,巴頓將軍的第三集團軍和布萊德利將軍指揮的第一集團軍在萊茵河的上游與下游同時發起強渡作戰。
作戰第一階段的任務是取得一個面積廣闊又有利於長期堅守的登陸場。看書喇
空降兵部隊配合步兵行動,天還沒亮傘兵便已經降落到了萊茵河東岸。
與防守的第三帝國部隊激烈的交火。
天亮之後,在強大空軍火力的掩護之下,第一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從南北兩翼度過萊茵河。
儘管德軍西線總指揮龍德施泰特命令萊茵河東岸的部隊時刻處於戰備狀態,但當聯合國軍發起強渡作戰之後,德軍部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守住東岸的防線。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巴頓將軍和布萊德利將軍的先頭部隊都順利踏上了萊茵河東岸的土地,與早些時候空降的傘兵會合。
萊茵河防線在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裡完全崩潰。
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德軍防守兵力嚴重不足外,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艾生豪威爾為此次強渡萊茵河作戰準備了大量的新式裝備和武器。
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從中夏購買到的兩棲攻擊車。
德軍準備的是傳統的河道防禦作戰,但沒想到聯合國軍的作戰方式受東方某大國的影響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
德軍部隊跟不上戰爭形勢的發展,對兩棲攻擊車之類的全新裝備沒有任何的防備。
潰敗很快發生。
第一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都在第一天的攻擊中取得巨大進展,有六個師的兵力渡過了萊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