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盧布斯卡,蘇軍前線。

距離第三帝國本土300公里,距離柏林800公里。

自從蘇軍烏克蘭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在第聶伯河大絞殺戰役中取得成功之後,他們便開始了踏上了追擊納粹軍隊的道路。

從烏克蘭的基輔一直追擊到了波蘭的華沙,直至接近第三帝國本土。

蘇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解放了東歐地區的大片土地。

首發:塔&

德軍東線部隊的實力越來越弱,如今基本沒有能力抵抗布林什維克的鋼鐵洪流,開始全面退守第三帝國本土。

300公里的距離對於紅軍的鋼鐵洪流來說,兩三天便能殺到,如今等待的是一個大追擊的契機。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克里姆林宮的慈父非常渴望紅軍戰士能夠率先攻入柏林,解放納粹首都,為此他準備付出近百萬人的傷亡代價。

在慈父看來,解放柏林的政治意義、宣傳意義和榮譽意義非同凡響。

紅軍順利解放柏林,將意味著布林什維克主義向西歐的蔓延和擴張又取得一大進步,對於戰後的歐洲局勢以及主義的宣傳都有著巨大的幫助。

慈父希望朱可夫元帥總體負責解放柏林戰役的指揮,也要求歐洲的戰事在12月前結束。

黨衛軍在東線戰場上堅定地執行了元首親自制定的克勞塞維茨計劃,將農田、城鎮、村莊等化為一片廢墟和焦土。

400萬紅軍部隊無法從佔領區獲得物資補給,尤其是鋼鐵洪流機動所需要的油料必須依靠斯大林格勒方向補給。

隨著戰線綿延2000餘公里,蘇軍的後勤補給部隊還沒來得及建立完善的物資保障體系,後方的物資補給無法跟上勢如破竹的作戰部隊。

紅軍的推進速度不可避免的放緩了,在距離第三帝國本土300公里的地方停止了大規模的追擊,等待後勤物資的抵達在一鼓作氣進入第三帝國本土。

站點:塔,.歡迎下載<

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代表最高國防委員會前來前線視察。

烏克蘭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的朱可夫元帥和羅科索夫斯基元帥都抵達了前線的盧布斯卡。

接近7月中旬,夏天的雨水開始嘩啦啦的降臨到波瀾平原。

有時候半日大雨、半日烈陽高照,氣候潮溼的同時又非常炎熱,各種蚊蟲肆虐。

德軍在撤離的時候破壞了公路和鐵路,加之傾盆大雨嘩啦啦而下,很多道路被雨水淹沒,變得異常的泥濘。

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對鋼鐵洪流的影響往往要持續幾天的時間。

好在蘇軍各部隊士氣高漲,並不畏懼泥濘的道路和傾盆的大雨。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朱可夫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三個最高將領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濘的公路上,身後還跟隨著大量的參謀人員,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在前線各地視察。

朱可夫元帥隨意的在路旁的泥水裡清洗了一下雙手,將水滴擦拭到軍服上,對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說道:

“按照往年的情況,夏季的雨水一般要持續到八月份。前線部隊的情況你不用擔心,唯一要考慮的是物資補給能不能跟得上的問題。

原文來自於塔&~&

糧食可以適當短缺,但是隻要保證有充足的油料和彈藥,我們保證在一個半月內打到柏林!”

說完之後朱可夫元帥還看了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一眼,後者思索片刻之後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