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會議整體上是成功的,中夏方面除了承諾會盡快解決倭寇問題、釋放兩大遠征艦隊的部分指揮權外,還承諾會向所有盟國提供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的支援。

充分體現了一個復興大國的擔當。

當然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並不是白白的贈予,需要接受國透過貸款或是開放沿海城市,讓中夏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等條件作為交換。

會議圓滿結束之後,江東又與約瑟夫、馬歇爾和艾德禮會談。

充分肯定各國在中夏抗日戰爭最艱難時所提供的幫助,希望能夠繼續鞏固友誼,強化經濟合作。

各方加強了解,加強互信,外交關係更加深刻。

10月31日,各國代表相繼離開巴格達。

江東讓呂卓然和衛俊如回國,就相關問題與總參謀部和政務院詳細交流,儘快落實巴格達會議指示和協議。

他則和吉莉安、趙二牛等人乘坐專機繼續向南,前往位於吉布提的遠征艦隊海外補給基地。

江東於10月1日中午抵達吉布提。

中夏海軍第一遠征艦隊司令熊元春、參謀長孟傑,第二遠征艦隊司令矛上青,參謀長官化成等在機場迎接。

江東為海陸空三軍總司令,同時也是政府最高領導人。

雖然他自己並不看重禮儀方面的問題,但是各個下級部門卻不得不重視。

第一遠征艦隊和第二遠征艦隊的主官都到場了,江東保持著軍人作風,慰問乾脆利落,寒暄基本沒有。

第一和第二遠征艦隊出國已有半年了,參與大小戰鬥數十次,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夏海軍的軍人風采。

兩艘全新的超級航空母艦已經入列第一和第二遠征艦隊,兩大艦隊的實力有巨大的提升。

第一和第二遠征艦隊此前歸屬總參謀部直接指揮。

海軍擴充為四大中央艦隊,八大派遣艦隊之後,遠征艦隊直接歸潘長明的西洋艦隊司令部指揮。

巴格達會議結束之後,第一和第二遠征艦隊即將透過地中海,前往大不列顛島的軍事基地。

他們將會被編入到登陸西歐的作戰部隊序列中,一部分指揮權給到了艾森豪威爾的盟軍遠征軍總司令部。

進入吉布提基地之後,江東與熊元春和矛上青詳細談論北上大不列顛島的問題。

既然已經在巴格達會議上籤了字,江東自然做到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