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東西大競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羅馬尼亞油田對於第三帝國的重要性舉世皆知,因此小鬍子的猜測是正確的,中夏西征軍司令部和毛熊最高國防委員會已經制定好了針對羅馬尼亞油田的空中打擊計劃。
除了動用轟炸機進行地毯式的轟炸之外,導彈部隊也將進行遠端打擊。
炸燬羅馬尼亞油田,第三帝國將失去最大的石油供應,只能從一些很小的油田獲得補充。
其石油儲備將無法支撐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尤其是在盟軍兩線逼近的情況下,情況會更加不容樂觀。
加之西線盟軍正在對第三帝國及其佔領國實行戰略轟炸,第三帝國本土的軍工業遭到重創。
這樣一來第三帝國將逐漸喪失裝甲作戰能力,其軍隊最成熟、威力最大的戰術將無法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戰爭的程序也將因此而加快。
聖誕節結束之後,中夏西征軍司令部加緊組建由日耳曼人、羅馬尼亞人、烏克蘭人、波蘭人等組成的新治安軍。
解放戰線越向西,推進民族成分和地區形勢也會越來越複雜。
西征軍只管正面戰場作戰,後方的治安以及補給線的維持都將由治安軍負責。
治安軍的編制初定在六萬,原第六集團軍司令官帝國陸軍元帥保盧斯任治安軍司令。
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將與十幾萬俘虜一起前往中夏,他們不參與勞動改造,主要是去看一看東方的世界,看看復興中的中夏,順帶進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改造。
這個過程結束之後,他們也將回治安軍中任職,與中夏西征軍一起挺進柏林。
針對於中夏西征軍組建治安軍一事,毛熊最高統帥部提出了反對,希望能夠將戰場上抓獲的德軍俘虜交給毛熊人處置。
治安軍可以由毛熊最高國防委員會牽頭組建,西征軍若有需要,可以向最高國防委員會申請調撥。
吳展和李兆鍈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的建議,執意組建治安軍。
雖承諾到戰爭結束之後會將其解散,但是那時世界局勢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誰也無法確定。
老毛子雖然很不爽,但是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雨中夏翻臉。
前方民族成分複雜,那些地區的人有的在法西斯陣營,有的在同盟國陣營。
雙方都用俘虜組成僕從軍或是治安軍,這種情況見怪不怪,畢竟誰的實力強誰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1944年1月1日,吳展和李兆英乘坐飛機前往莫斯科,參加由最高國防委員會組織的新一年解放系列戰役高階別軍事會議。
朱可夫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瓦圖京大將、赫魯曉夫等人同樣列席會議。
盟軍在西線進行戰略轟炸,會議首先討論的就是東線也將進行戰略轟炸。
老毛子得到了中夏與合眾國的支援,加上自身工廠的生產,作戰飛機數量有所提升。
約瑟夫.斯大林同志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北歐、波羅的海沿岸、第三帝國本土、羅馬尼亞油田等地。
擴大空中優勢,用鋼鐵洪流橫掃東歐,浩浩蕩蕩地解放。
會議上,毛熊眾將領自信昂揚。
在過去一年的反攻系列作戰勝利結束之後,毛熊各地的軍工業有所恢復。
解放東烏之後,工業基本恢復到了開戰前的六成。
這樣的工業基礎加上外國盟友的援助,他們已經有絕對的實力發起鋼鐵洪流作戰。
除坦克外,各型別的火炮,比如喀秋莎火箭炮等也在不斷地補充入部隊。
毛熊歷來就崇尚大炮兵主義,工業恢復之後這條路線開始得到完整的貫徹。
將領們言語之間充滿了自信與驕傲。
吳展和李兆鍈的存在感反而低了很多,似乎沒有中夏人老毛子也將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實際情況的確如此,毛熊內部已經出現排斥西征軍的情況了。
不過由於中夏西征軍的實力擺在那裡,很多人只敢私下議論,不敢明目張膽的吼叫出來。
會議討論決定,紅軍空軍將負責波羅的海沿岸、北歐的戰略轟炸,中夏空軍轟炸羅馬尼亞油田。
雙方空軍組成混合編隊,共同轟炸第三帝國本土,爭取讓柏林變成第二個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