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趁神風來襲時撤退,第十六方面軍有全軍覆沒之危。”

目前的日本陸軍已經無法承擔損失一個方面軍的後果了。

裕仁天皇下意識地想到了之前飄蕩在東京城市上空的京觀照,他裸露在外的面板上泛起了一陣陣的雞皮疙瘩。

美軍的推進按部就班,中夏人才是大日本帝國最恐怖的敵人。

沒人知道在京觀之後還會不會出現駭人聽聞之事。

會議室裡的激動氛圍很快被壓抑所取代。

第二總軍早有準備,板垣徵四郎的參謀長岡崎清三郎中將向裕仁講述具體的撤退計劃。

在神風過境之前,第十六方面軍將會提前退往豐後水道。神風過境之後,趁著中夏軍隊還沒有緩過來,陸軍部隊第一時間乘坐艦船撤向四國島。

只有這樣才能避開敵人無處不在的空中偵察,安全撤離九州島。

計劃並不複雜,最主要的是把握時機,爭取時間。

裕仁並不想聽這些,他想聽軍民浩浩蕩蕩的反擊。

指望不上第二總軍了,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杉山元的第一總軍上。

感受到了天皇陛下的目光,杉山元元帥示意自己的參謀長須藤榮之助中將向天皇講述第一總軍的反擊計劃。

第十二方面軍下轄的兩個戰車師團已經提前運動到了福島,距離佔領仙台的美軍部隊不遠。

第一總軍決定以兩個戰車師團為先鋒,另外再配合五個步兵師團和12萬平民義勇隊,從多個方向向仙台攻擊,爭取給予美軍重創。

計劃十分詳細,聽完之後裕仁天皇的臉上終於浮起了微笑。

“愛卿,此戰你有多大把握?”裕仁期待地問道。

杉山元恭敬回答,

“如果只是重創盟軍,臣有100的把握。”

“神風來襲之後,盟軍無法獲得海空火力的支援,我們可以複製沖繩島上的成功!”

“盟軍的作戰意志沒有中夏軍人那般強盛,更比不上帝國軍人和平民義勇隊。”

鈴木貫太郎和裕仁天皇連連點頭。

沖繩島上的大日本帝國軍人給予盟軍10餘萬人的傷亡,這是前所未有之大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次第一總軍投入的兵力是那時的數倍,若能給予盟軍30萬人的傷亡,裕仁天皇就將十分滿足了。

確定了反擊計劃之後,裕仁天皇又將目光投向了板垣徵四郎。

在天皇的強力要求下,板垣徵四郎的第二總軍也必須在神風來襲時從本州島發動反擊。

一面掩護16方面軍撤退,一面重創當面之中夏大軍。

另外,裕仁天皇還要求鈴木貫太郎的內閣再組建500萬到1,000萬的平民義勇隊支援前方戰場。

一場颱風似乎又讓日本國內看到了反敗為勝的希望。

在整個會議的過程中,沒有人提及海軍聯合艦隊和大和號。

神風來襲,聯合艦隊也必須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