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避敵鋒芒(第2/3頁)
章節報錯
。。
共和國陸軍的編制同樣有所調整。
首先便是取消了有些冗餘臃腫的兵團編制,將200萬陸軍部隊整編為15個集團軍。
集團軍的番號從第18集團軍開始,到第32集團軍結束。
每個集團軍下轄三個軍、9個師,15萬人。
第18集團軍到第29集團軍為步兵集團軍,第30集團軍到第32集團軍為裝甲集團軍。
每一個裝甲集團軍有2500輛坦克,目前滿編的三個裝甲集團軍合計有7500輛坦克。
第三十和第三十一裝甲集團軍在東線戰場,第三十二裝甲集團軍將參與到蕩寇作戰中。
目前陸軍的主戰坦克仍為小飛豹,不過全新的重型坦克已經在逐步列裝部隊了。
18集團軍、19集團軍、20集團軍、21集團軍、22集團軍和23集團軍,位於東線戰場。
26集團軍、27集團軍、28集團軍、29集團軍為蕩寇作戰的主力部隊。
24和25集團軍為總預備隊。
各集團軍編有一些陸軍航空團,裝備了數量不少的直升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正式的集團軍外,陸軍還直轄一個青年近衛軍。
總兵力不到250萬。
空軍方面的編制也有所調整。
最大的編制是空軍師,由三個飛行團組成。
飛行團下轄三個飛行大隊,每個飛行大隊還有三個飛行中隊。
螺旋槳戰鬥機已經被完全淘汰,空軍裝備的戰鬥機主力為第一代噴氣式戰機,即殲二戰機!
第二代的殲三和殲五裝備較少,只有一個飛行團左右。
投入蕩寇作戰的各型別作戰飛機至少5000架,已經全部做好了準備。
此次調整完善了海陸空三軍的編制、明確了作戰任務,軍隊不斷邁進現代化。
一切調整的目標都是為了能打仗,打勝仗!
9月28日,在江東前往釜山前線總指揮部之前,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接見以吳展為首的東線戰場陸軍主要指揮官。
蕩寇行動開始之後,華夏西征大軍也要在東線戰場上發動一些區域性的反擊。
吳展、張勝清、李兆鍈、傅宜生、賈大林、齊廣修、小蔣等人同時來到江東的辦公室。
他們神情嚴肅,甚至嚴肅到有一些拘謹。
江東揮手讓幾人坐下,然後說道:
“想必你們已經接到總參謀部的命令了,由老吳任西征軍總指揮,老張和老李副之。
老傅和老賈直接任集團軍司令,根據戰局需要可以任一路軍的總指揮。”
“小蔣為裝甲集團軍總司令,同時任西征軍副總指揮。”
“如此安排主要是為了精簡指揮系統,讓命令傳遞的更加迅捷,更加精準!”
“青年近衛軍繼續擔任先鋒,尋找敵人主力決戰!”
幾人同時點頭,這些安排都是總參謀部早已經確定下來了的。
“馬上就要入冬了,入冬前的這場戰可以不追求大勝,但務必不要出現問題!”
江東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