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和明斯克是第三帝國在東線戰場上最重要的兩個軍事基地,在失去斯大林格勒以及頓河地區之後,第聶伯河附近的基輔等地顯得更加重要了。

7月1日晚上,在曼施坦因全力突圍的同時,華夏的轟炸機群以及護航的殲五戰鬥機到達了基輔、明斯克等前線主要城市的上空。

第三帝國方面已經掌握了超級空中堡壘的情報,知道這種轟炸機恐怖的載彈量。

如果放任敵人的轟炸機群抵達城市的上空,那麼儲存在各地的物資都將被摧毀。

東線戰局持續惡劣,中央、北方和南方的很多部隊都還等著這些物資救命呢。

再說了,華夏空軍在東線戰場上肆無忌憚已久,第三帝國方面明面上忍氣吞聲,實際是在暗暗積蓄力量,比如改進暴風鳥戰鬥機。

當雷達發現敵人空中編隊的蹤跡後,多個隱蔽等待多時的暴風鳥戰鬥機中隊相繼升空,執行攔截任務。

fantuantanshu.

雙方的雷達都在為戰機提供資訊導引,黑暗中的空戰已經不可避免。

由德軍東線王牌飛行員之一的赫爾曼少校領導的暴風鳥戰鬥機中隊在夜色中升空。

赫爾曼少校感受著坐下戰機的輕盈,嘴角漸漸露出了微笑,似有大幹一場的打算。

改良之後的暴風鳥沒有此前的脆弱和臃腫,戰機能夠準確地執行飛行員的指令。

15架暴風鳥徑直向著基輔的東方飛掠而去!

月色正好,沒有烏雲的遮蔽,幫助赫爾曼等人擴張了視野。

夜間作戰與白日截然不同,雖然能夠藉著月光看到天地間朦朧的景象,但若暴風鳥的飛行速度超過850公里每小時,那麼飛行員就像是瞎子一樣,根本就看不清楚前方的景象。

在赫爾曼看來,華夏人也面臨著和自己同樣的問題。

敵我雙方掌握的戰場情況差不多,接下來將是考驗飛行員個人能力的時候了。

在雷達的指引下,赫爾曼等人提前佔據了有利的空戰位置。

“敵人有12架轟炸機、8架戰鬥機護航,一分鐘後就會進入我們的正前方,所有人做好戰鬥準備!”

赫爾曼少校在無線電裡對整個中隊下令:

“一分隊和二分隊牽制敵人戰鬥機,三分隊攻擊敵人轟炸機!”

在赫爾曼看來,轟炸機十分龐大、加之速度慢,空戰爆發後肯定是活生生的靶子。

先解決轟炸機,然後再集中所有力量對付敵人戰鬥機,攔截任務一定能夠完成。

只是他話音剛落,無線電中就傳來了地面雷達的預警聲:

“有戰機朝你中隊的位置飛過來了,速度……速度超過1.5馬赫。”

“30秒,不……十秒後接敵…………”

‘1.5馬赫!!!’

赫夫曼的大腦中不斷迴響這幾個字,短暫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轟炸機和殲二戰鬥機,突然出現的1.5馬赫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