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5日上午6時,華夏裝甲集團軍8個裝甲師正面的德軍陣地也被漫天的炮火覆蓋。

一個集團的火箭炮齊齊開火,天上出現了一道流動著的紅色奪目的火箭彈河流。

咻咻咻地好似索命鬼般的聲音充斥著天地之間,大地在震顫,草木在搖晃,空氣也在咆哮。

流動著的火箭彈之河準確的落在德軍第一裝甲集團軍和第11集團軍的前線陣地上。

在那個瞬間就好像天庭開了一個口子,無數雷霆之力從空中傾瀉而下,將地面上的所有事物化為齏粉。

雷霆不絕,火光綿延。

德軍方面已經探明瞭,在他們正面的是毛熊的頓河方面軍和華夏的裝甲集團軍。

為了阻擋敵人的第1波攻擊,裝甲第一集團軍司令克萊斯特上將在前線佈置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

在鍾馗火箭炮鋪天蓋地的火力打擊之下,德軍的陣地被前前後後地翻犁了一遍。

火箭彈洗地,讓平原和小山包變得面目全非,一些地方的地形甚至被重塑了。

鍾馗火箭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瞬時火力猛、密度強,在如此強大的火力打擊之下,幾乎沒有火力點能夠倖存下來。

令人膽寒的咻咻聲持續了半個小時,無數士兵躲在戰壕裡瑟瑟發抖。

第三帝國計程車兵已經知道毛熊有一種火箭炮叫做喀秋莎,一些人甚至經歷過喀秋莎打擊。

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時場面極其壯觀,給人心中的震懾感甚至超過了其實際打擊效能。

只是這一次他們遭遇到的火箭炮打擊情況與過去數次截然不同。

不僅密度高,火力猛,持續性還很強。

半個小時的時間,無數顆火箭彈落在陣地上。

連天地都難以承受這種強度的打擊,更何況是武器裝備和人體。

克萊斯特的上將的耳朵裡一直縈繞著火箭炮發射時的咻咻之聲,甚至當敵人的炮火準備結束之後,那聲音似乎都還縈繞在他的腦海裡。

克萊斯特和德軍的很多前線軍官一樣意識到敵人的此次反擊非同尋常。

防禦陣地已經不存在了,一些前線觀察哨開始報告發現大股煙塵接近。

‘華夏人的坦克來了麼?’

克萊斯特在心中暗想。

確認敵人已經殺將過來後,他沒有猶豫命令道:

“命令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五裝甲師出擊!”

唯有坦克能夠剋制坦克,唯有鋼鐵能夠阻止鋼鐵!

在第三摩托化軍馬肯森將軍的指揮下,第十三,第十四,第二十五裝甲師的坦克隆隆的發動起來。

4號坦克、5號豹式坦克、6號虎式坦克,不約而同地發出自己的怒吼。

隨坦克行進的還有一些自行火炮和坦克殲擊車。

地面上又升騰起了滾滾煙塵。

克萊斯特同時命令第十四摩托化軍三個裝甲師作為第三軍的後衛,要求第九裝甲師、第五維京裝甲師,緊跟第十三、第十四和第二十五裝甲師,作為第二波攻擊力量。

由肯普夫將軍指揮的第十一和第十六兩個裝甲師避開戰場正面,繞過雙方坦克對撞的戰場,從側翼攻擊華夏裝甲集團軍。

同時克萊斯特還要求第四航空隊的飛機升空支援。

儘管第四航空隊已經沒有多少能用的飛機了,但是克萊斯特還是堅持要空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