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國因此而孤立我們,將我們排除在新簽訂的協議之外,該如何辦?”白崇禧問道。

“我們在華盛頓待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之後世界局勢必定比當前更加混亂。”江東的臉上又現出了意味不明的微笑,

“如果他們撇開我們自己協作能夠扭轉戰局,那麼再做出退讓也不遲。”

呂卓然和白崇禧算是聽明白了,江東打算與三國繼續耗下去。

這段時間世界局勢會變得越來越嚴峻,而華夏卻在抓緊時間發展,時間的天平站在江東一邊。

江東是談判團的團長,也是真真切切能夠影響到戰爭走向的人,他的意見就是談判的指導,沒有人敢私自做出妥協。

呂卓然和白崇禧離開江東的房間後,開始為接下來漫長的持久戰做準備。

另一邊,三國的確如白崇禧所料,正在私下進行會談。

對於江東的第一個條件,大不列顛和美利堅是能夠接受的。

華夏在日益強大,那些透過不平等條約獲得的特權很快就會消失,提前放棄特權讓華夏出兵,兩國覺得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但毛熊打死也不會同意,那可是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啊,雖然是透過不平等條約取得的,但是吃到肚子裡的肉怎麼可能吐出來,除非開膛破肚。

若說第一個條件只是毛熊無法接受,那麼第二個條件則是遭到了所有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對。

在過去的2000年,華夏一直都是亞洲的中心,是周邊眾多小國的宗主國。

近代以來,歐洲崛起,華夏沒落,華夏的藩屬國紛紛變成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engshu.

承認華夏的宗主國地位就等於承認了帝國主義國家殖民東南亞不合法。

戰爭結束之後,殖民地變成藩屬國,帝國主義國家的勢力和利益被清理的一乾二淨。

讓華夏出兵就是為保護殖民地的,現在卻要將殖民地拱手相讓,這樣的條件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在隨後的幾日會談上雙方激烈爭吵,但誰都沒有做出讓步。

三國拋開華夏,在開始進行物資和軍隊的協同了。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進,戰局變得愈發的糜爛。

會談的一些內容也被有心人放給了媒體記者,每天都有大量群情激奮的人在江東下榻的酒店前抗議。

此情此景與江東最初登陸華盛頓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作者題外話】:聯合國家寫得較為簡略,主要是怕小黑屋警告。

喜歡抗戰之重整河山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整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