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血祭(第1/4頁)
章節報錯
“諸位,華北戰事以國軍之全勝而終,當下綏遠和山西兩省已完全光復,甚至察哈爾之南部也在我軍控制之下。此乃空前之大勝也,全國軍民皆大受鼓舞,我軍隊和政府之威信得到極大提高,歐美各國對我們也是頗多讚譽。”
軍委會的會議內,在委員長的授意下,陳誠率先發言,
“雖然華北方面軍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我軍也沒有能力繼續東進,故而河北、山東、北平、天津等地仍在日寇手中。最新接到的情報,日寇三個師團已在天津登陸,正全力向北平挺進。
另外還有3~4個師團準備登陸青島,準備填補河北、山東等地的兵力空缺。
華北戰場未來的局勢仍然不容樂觀,國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要能將勝利守住才算是真正的勝利。
為了應對日軍可能的報復和反攻,我們必須早做準備,綏遠和山西資源豐富,人口也不少。如果能將這兩地的潛力發揮出來,必能擋住華北日軍的反擊,守住勝利。
當下在華北的部隊主要是第三十九軍團、第二戰區之南路軍以及第三十五軍。
相較於其他戰區,兩地的編制較為複雜。軍隊和民政都沒有統一的領導和指揮,以前山西和綏遠大部被日寇佔領,這個弊端暫時看不出來。
現在兩省已經光復,必須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諸位有何看法,暢所欲言。”
江東是南北戰線的總指揮,但戰鬥結束後這個指揮體系便會解除。
第二戰區的最高長官是閻錫山,但閻錫山卻躲在陝北,沒有參與指揮,晉綏軍也只剩下幾個師了。他在山西和綏遠的影響力正一點點被江東替代。
軍委會的大佬們都聽明白了,委員長這是打算重新劃分華北的權力,主要的矛盾點就在江東和閻錫山身上。
大家眼觀鼻鼻觀心,一時沒有人接話。
“篤篤……”
委員長輕輕頓了頓柺杖,
“讓你們講話就講嘛,一個個憋著幹什麼?”
何敬之作為參謀總長,不得已站起來說道:
“委座,山西和綏遠有著豐富的煤炭與礦產,日本人的很多軍工廠都指望這些東西。因此他們的反攻是必然的。
所以我的意見是首要保證華北各部隊的戰鬥力,誰能擋得住日寇的大舉進攻,誰便是華北國軍的總指揮。”
委員長伸出手指點了點何敬之,
“比戰鬥力誰也比不過第三十九軍團,江東的指揮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敬之的意思是將華北的軍隊徹底交給江東?”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何敬之也就不再拐彎抹角,
“委座,當下各戰區能打仗的將領都極為欠缺,從其他戰區調人去第二戰區不合適也沒有人。那麼我們便只能在第二戰區選了,整個第二戰區除了江東外,衛俊如和傅作義打仗的能力也不弱,但前兩年發生的事情已經告訴我們了,他們兩人無法獨立阻擋日寇的進攻。
因此我認為江東是最合適的人選,至少從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何敬之還有一些話沒說,那就是江東不僅會打仗,還懂得發展工業和民生。
委員長點點頭,然後將目光掃向其他人。
白健生、陳誠等也表示贊同,大家似乎達成了統一。
“嗯……”委員長不置可否,他又丟擲了另一個問題:
“第二戰區的司令是閻錫山,若要將部隊完全交給江東,一個副司令的身份肯定是不夠的。
再有,此次第三十九軍團立了大功,軍隊的人員編制和軍官的升遷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眾人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現在江東已經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了,軍銜肯定是不能再升了,並不是軍功不夠,而是一級上將的名額有限,當下沒有空缺。
閻錫山是國民政府的老人,肯定不能將其從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上薅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