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還未停穩,內衛隊的戰士就從車上跳了下去,在江東和軍政高層的周邊拉起了人牆。

“咔咔咔……”

鎂光燈不停的閃爍,記者們嘰嘰喳喳的吵著提問。

儘管他們也知道江東和其他高層現在接受他們採訪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們的提問熱情依然高漲。

江東與丁北風乘坐一輛汽車,隨後是王雪琴、謝成瑞、王良任光、範築先等。

走下汽車後,江東先是笑著向周圍的人打了一圈招呼,他沒有在中外記者的面前停留,而是帶著一群人徑直走進拖拉機廠的大門。

今日下線的拖拉機時有兩輛,一輛輪式,一輛履帶式。

兩輛拖拉機像是等待出嫁的大姑娘一樣,被紅布罩著,吸引了無數人好奇的目光。

在拖拉機邊上站著工廠廠長、技術工人和兩個駕駛員。

江東熱情的與工廠眾人握手,口中說著辛苦、功臣之類的勉勵話語。

工人們紅著臉、激動地向江東保證,以後一定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拖拉機。

波波夫和費里克斯等人見過比這個小小拖拉機廠大數十倍的工廠,但此刻他們的身邊全都是激動到快要戰慄的中國人,受周圍的情緒感染,兩人的心中也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尤其是蘇聯來的小老頭波波夫,他歡快的與周圍的中國人擁抱,嘴裡說著誰也聽不懂的毛子話。

他的嘴邊和腮邊全是毛茸茸的鬍子,活脫脫一隻快樂的毛熊。

“咔!”

蘇聯來的記者將老毛熊歡快的場面記錄了下來,這將是他們宣傳中蘇友好關係的最好例項。

簡單的問候過後,下線儀式正式開始。

江東與軍政高層一起將罩在拖拉機身上的紅布掀開,就像是些新姑娘的蓋頭一樣。

由於是老毛子幫忙搭建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拖拉機走的也是毛子風格,外觀看上去頗為粗獷和簡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到拖拉機的真容後,費里克斯搖了搖頭,覺得中國人真是沒見過世面,竟然為這粗製濫造的東西組織了這麼大的一個儀式。

蘇聯人和德國人同時在幫助江東發展,兩國的技術工人偶爾也會比較一下。

雙方都認為對方的東西上不了檯面,自己造出來的才是最好的。

甚至他們還要求中國學徒要與他們保持同一陣營。

江東聽到這樣的彙報後只是呵呵一笑,他沒有做任何干預的動作,有競爭、有比較才是最好的。

“來來來,快開起來,讓大家都好好看看!”

在激動的人群裡,江東的情緒也被點燃,他揮著手大聲的說道。